华北2011年强降水过程的GPS与雷达对比分析
需积分: 9 1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5.98MB PDF 举报
"华北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分阶段对比分析 (2013年),作者:李国翠、李国平、杨荣珍等人,发表于《气象科学》2013年第33卷第2期,研究了2011年6月23-24日京津冀地区的一次强降水事件,利用GPS可降水量、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自动站数据进行分析。"
这篇论文详细探讨了华北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并通过不同观测手段的数据对比来解析其特征和演变规律。首先,第一阶段的降水是由短暂但强烈的积状云对流活动引起的,这种降水的特点是时间短、强度大。在降水发生前约6小时,GPS可降水量会达到峰值,这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降水。空间分布上,GPS可降水量的高值区域呈现出东移南压的趋势。
进入第二阶段,降水转变为持久的系统性降水,此时雷达回波显示大面积的层状云降水回波,表明降水过程更为稳定。这一阶段的GPS可降水量长时间保持高位,空间分布上,GPS可降水量等值线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并逐步向低值区压近,西部地区的GPS可降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此外,论文还比较了多普勒雷达的垂直诱导速度(VIL)与GPS可降水量在反映降水过程中的差异。VIL随时间变化的不连续性与GPS可降水量的连续性演变形成了鲜明对比,两者在峰值或高值时对应较好,都能指示降水的发生时间和性质。雷达的VIL大值与降水时段吻合度较高,而GPS可降水量的大小和变化趋势则能更早地预示降水的来临和性质,对降水预报具有指导价值。
该研究通过多源数据的集成应用,深入剖析了华北地区强降水事件的成因和特征,对于理解和预测此类天气事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对气象预报技术的发展有所贡献。关键词包括强降水、高空冷涡、多普勒雷达、GPS可降水量和对比分析。分类号为P458.121,文献标识码为B。
2020-02-14 上传
2021-05-12 上传
2021-05-07 上传
2020-01-01 上传
2021-05-14 上传
2021-05-08 上传
2021-05-29 上传
2021-05-12 上传
2021-03-21 上传
weixin_38653602
- 粉丝: 6
- 资源: 937
最新资源
- BottleJS快速入门:演示JavaScript依赖注入优势
- vConsole插件使用教程:输出与复制日志文件
- Node.js v12.7.0版本发布 - 适合高性能Web服务器与网络应用
- Android中实现图片的双指和双击缩放功能
- Anum Pinki英语至乌尔都语开源词典:23000词汇会话
- 三菱电机SLIMDIP智能功率模块在变频洗衣机的应用分析
- 用JavaScript实现的剪刀石头布游戏指南
- Node.js v12.22.1版发布 - 跨平台JavaScript环境新选择
- Infix修复发布:探索新的中缀处理方式
- 罕见疾病酶替代疗法药物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报告
- Node.js v10.20.0 版本发布,性能卓越的服务器端JavaScript
- hap-java-client:Java实现的HAP客户端库解析
- Shreyas Satish的GitHub博客自动化静态站点技术解析
- vtomole个人博客网站建设与维护经验分享
- MEAN.JS全栈解决方案:打造MongoDB、Express、AngularJS和Node.js应用
-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复试代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