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码的编码与译码算法研究及AWGN信道仿真

需积分: 41 72 下载量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952KB PDF 举报
"变量介绍-veriloghdl数字设计与综合(第二版)(带书签)"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数字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特别是极化码的相关理论与应用。在介绍变量之前,我们先理解一下信道的基础概念。信道在通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B-DMC)是常见的模型。B-DMC有两个主要的输入集合X和输出集合Y,它们之间的转移概率用|( xyW 表示。对于一个二进制输入的信道,X集合包含{0, 1},而Y集合和转移概率|( xyW 可以是任意值。 信道的主要参数包括对称容量(I)和巴氏参数(Z)。对称容量(2.1)衡量了在等概率输入时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而巴氏参数(2.2)则是衡量信道可靠性的指标,它是最大似然判决错误概率的上限。这两个参数的取值范围都在[0,1]之间,单位是比特。当信道达到最佳状态时,即Z参数趋近于0,I参数接近于1,反之亦然。 接下来,文章涉及了极化码,这是一种由E.Arikan提出的编码技术,它能实现接近香农限的信息传输效率,并且其编译码复杂度相对较低。极化码的理论基础在于信道极化现象,通过信道结合与信道分裂过程,可以将信道分为两类:可靠的和不可靠的子信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估计信道的可靠性,例如在BEC信道中,巴氏参数可以直接用来估计错误概率。 在编码过程中,信道的可靠性评估是关键,对于非BEC信道,如B-DMC和高斯白噪声信道,可以采用密度进化法或高斯近似法进行可靠性估计。接着,通过选择信息位和冻结位,构建原始信息向量,并依据生成矩阵构造极化码。在译码方面,文章探讨了基础的逐比特翻转(SC)算法,以及为改善中短码长性能而提出的并行SC列表(SCL)算法。 通过这些理论和算法,作者在MATLAB环境中设计了一个包含极化码的基带无线通信系统,并进行了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的误码率仿真,以验证极化码的实际效果。这篇论文深入研究了极化码的编码与译码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