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与乙烯利处理对夏玉米籽粒氮代谢的影响

0 下载量 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282KB PDF 举报
"氮和乙烯利处理对夏玉米籽粒中氮代谢生理特性的影响"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氮肥施用和乙烯利处理如何影响夏玉米籽粒中的氮代谢过程。研究选用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作为实验材料,在大田环境中进行了不同氮肥水平(N0、N75、N150、N225)和乙烯利处理(400ppm)的试验,旨在揭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玉米籽粒的氮素积累和生化特征。 首先,研究发现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夏玉米籽粒在收获时的全氮含量以及氨基酸成分均有显著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氮肥对玉米籽粒的氮素吸收和利用具有促进作用,氮肥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籽粒的营养价值。然而,乙烯利处理对籽粒的全氮和氨基酸含量影响相对较小,显示出在氮代谢中可能起次要作用。 其次,研究揭示了一个特定的处理组合:在中氮(N150)水平下,于玉米拔节期喷施400ppm乙烯利,能显著提高籽粒在吐丝后10天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全氮含量。这些酶的活性是氮代谢的关键指标,它们的提高意味着氮素转化和利用效率的提升。然而,这一处理在吐丝后34天对籽粒的氮代谢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暗示了乙烯利的作用可能在早期阶段更为显著。 关键词涵盖了氮肥、乙烯利、玉米、籽粒,以及农业分类号S311,表明该研究属于农业科学领域,特别是与玉米栽培和氮肥管理相关的研究。这项研究为优化玉米高产栽培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是在氮肥使用和化学调控技术结合方面的实践指导。 总结来说,论文的核心发现是,在中等氮肥水平下,配合使用乙烯利可以在玉米生长的早期阶段增强氮代谢,提高籽粒的氮素积累。然而,这种影响在后期灌浆阶段并不显著,提示了氮肥和乙烯利处理的时间窗口对效果有重要影响。对于实际农业生产而言,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施肥和管理方案,以实现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