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重点概览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22 下载量 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0 4 收藏 2.76MB PDF 举报
"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汇总.pdf" 这是一份关于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期末复习资料汇总,涵盖了多个关键知识点。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其分类包括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以及无线网络等。 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分层设计原则,常见的有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或五层模型。分层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化,各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如物理层处理物理传输,应用层负责用户接口。 3. **分层优点**:标准化、模块化、易于维护和升级。**实体**是网络中的任何可发送、接收或转发信息的硬件或软件;**协议**规定了不同实体之间的通信规则;**服务**是上层对下层的请求;**服务访问点**是层间交互的接口。 4. **面向连接与无连接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如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需预先建立连接;无连接服务如UDP,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效率更高。 5. **TCP/IP与OSI/RM**:TCP/IP是互联网的基础,包含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OSI/RM是理论模型,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6. **网络性能指标**:包括带宽、吞吐量、延迟、丢包率、抖动等,它们直接影响网络服务质量。 7. **交换技术比较**:电路交换分配固定带宽,适用于持续大量数据传输;报文交换不需预留带宽,但时延不可控;分组交换结合两者优点,适合突发性数据传输,如TCP/IP中的IP协议。 8.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定义物理接口、信号类型(基带、宽带)、传输介质(单模、多模光纤)及通信方式(全双工、半双工、单工)。 9. **通信卫星**:用于长距离无线通信,提供全球覆盖,支持广播、数据通信等。 10. **复用技术**: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统计时分复用(STDM)分别在频率、时间片和动态时间分配上实现多路信号共享信道。 11. **数据链路层**:处理相邻节点间的通信,负责错误检测与纠正,成帧方法如字符填充和零比特填充。该层还涉及局域网拓扑结构(总线、环形、星形、网状等)和网卡功能,网卡有硬件地址(MAC地址)和逻辑地址(IP地址)之分。 12. **CSMA/CD**协议:在局域网中,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避免数据碰撞。 13. **争用期、最短帧长与发送不确定性**:争用期是检测到冲突并停止发送的时间;最短帧长需确保在争用期内能完成发送以避免冲突;发送的不确定性涉及网络延迟和数据传输速率。 14.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解决冲突后的重传策略,通过随机等待时间来减少再次冲突的概率。 15. **集线器**:简单网络设备,将多条线路集中在一起,工作在物理层,不具备路径选择和错误检测功能。 16. **透明网桥**:数据链路层设备,自动学习并存储MAC地址,用于隔离冲突域,依据源MAC地址决定数据帧的转发路径。 17. **以太网**:最常见的局域网技术,遵循IEEE 802.3标准,采用CSMA/CD协议。 这份复习资料详细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核心协议和技术,对于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及其应用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