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拆分分子印迹膜:布洛芬分离研究
需积分: 5 1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22MB PDF 举报
"该研究由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赵摇潇和秦培勇等人于2013年发表,主要探讨了利用接枝环糊精的醋酸纤维素复合物作为铸膜材料,S-布洛芬作为印迹分子,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出用于手性分离的分子印迹膜。文章通过FT-IR和SEM测试分析了膜的化学结构和形态,并通过渗透实验评估了其对手性药物布洛芬的拆分性能。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该分子印迹膜对右旋布洛芬的分离因子可达到2.09。"
文章详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手性药物,特别是布洛芬,因其手性异构体的药理活性差异,其手性拆分对于药物开发至关重要。传统的拆分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成本高、操作复杂和效率低等。因此,研究人员探索了聚合型固膜手性拆分方法,其中分子印迹膜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因其独特的分子识别和分离能力而受到关注。
在实验部分,研究者选择S-布洛芬作为模板分子,以接枝了β-环糊精的醋酸纤维素复合物为基材,采用相转化法制作分子印迹膜。通过调整β-环糊精的接枝率、模板分子浓度比以及铸膜液的质量分数,优化了膜的性能。经过FT-IR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膜的化学组成中含有预期的成分,而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则揭示了膜的微观结构。
实验结果显示,当β-环糊精接枝率为29.01%(质量分数),模板分子浓度比为1:10,铸膜液质量分数为12.5%时,分子印迹膜对手性药物布洛芬的拆分效果最佳,分离因子达到2.09,这意味着膜能有效区分并优先通过右旋布洛芬,为手性药物的纯化提供了新的可能。
此外,这项工作也指出,尽管分子印迹膜在手性分离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其深入理解和广泛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包括理解模板分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识别孔穴的形成机制,以及优化制膜工艺和扩大实际应用范围。
关键词涉及的领域包括化学工程、论文研究、手性化学、药物分离技术以及分子印迹技术。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和国家“973”计划的支持,体现了其在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2021-09-21 上传
2021-05-14 上传
2021-05-18 上传
2021-05-14 上传
2020-01-08 上传
2021-05-30 上传
2021-12-29 上传
2021-05-25 上传
2021-10-03 上传
weixin_38739044
- 粉丝: 2
- 资源: 951
最新资源
- SSM动力电池数据管理系统源码及数据库详解
- R语言桑基图绘制与SCI图输入文件代码分析
- Linux下Sakagari Hurricane翻译工作:cpktools的使用教程
- prettybench: 让 Go 基准测试结果更易读
- Python官方文档查询库,提升开发效率与时间节约
- 基于Django的Python就业系统毕设源码
- 高并发下的SpringBoot与Nginx+Redis会话共享解决方案
- 构建问答游戏:Node.js与Express.js实战教程
- MATLAB在旅行商问题中的应用与优化方法研究
- OMAPL138 DSP平台UPP接口编程实践
- 杰克逊维尔非营利地基工程的VMS项目介绍
- 宠物猫企业网站模板PHP源码下载
- 52简易计算器源码解析与下载指南
- 探索Node.js v6.2.1 - 事件驱动的高性能Web服务器环境
- 找回WinSCP密码的神器:winscppasswd工具介绍
- xctools:解析Xcode命令行工具输出的Ruby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