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GPS水平形变场的时段分析与应力场关系

需积分: 13 0 下载量 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1.12MB PDF 举报
"华北地区最近几年水平形变场的含义与讨论 (2009年)" 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主要研究了华北地区在1999年至2007年间水平形变场的变化情况。作者通过分析400多个GPS测站的数据,将时间段分为1999-2001年、2001-2004年和2004-2007年,应用连续应变模型,提取低频应变信息,以理解地壳的相对运动速率和主应变率场。 研究发现,华北地区的水平形变场在这九年中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每个时段的空间分布形态各不相同。第一时段(1999-2001年)的形变场反映了背景应力场与昆仑山地震孕震过程中的远场动态应力场的共同影响。这个时期可能主要受到地壳内部稳定应力状态和地震活动前兆的影响。 第二时段(2001-2004年)的形变场变化则与昆仑山地震后的应力场调整有关。地震发生后,地壳应力状态会发生调整,这一时段的结果可能揭示了这种调整对华北地区远场形变的影响。这反映了地震事件对地壳应变分布的短期动态响应。 到了第三时段(2004-2007年),形变场继续受到背景应力场的主导,但还可能显示出应力场强度增加的迹象。这可能是由于地震活动、板块运动或地下构造应力的持续积累导致的。这样的观察对于理解地壳应力的长期演变和预测潜在的地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涉及华北地区、水平运动与应变、动态特征以及形变场,表明研究的核心在于探讨该地区的地壳运动规律和应变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与地震活动和应力场的动态变化相互关联。通过这样的分析,科学家可以更好地预测地质灾害,为地震预警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这篇论文使用了GPS技术来获取高精度的地表运动数据,这种方法是现代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它能够提供实时、连续的地壳变形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地壳动力过程。同时,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形变场随时间的演变规律,为地质构造活动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