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多进程实验:跟踪与统计进程运行轨迹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0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18 收藏 1.33MB DOCX 举报
本次实验主要围绕"进程运行轨迹的跟踪与统计"展开,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Linux下的多进程编程技术以及进程调度的相关概念。实验的核心内容包括: 1. 进程编程基础:学生需要基于模板process.c编写一个多进程程序,这些子进程并行执行,每个子进程的运行时间限制在30秒以内。父进程负责监控子进程,确保它们全部完成后才退出,并将子进程ID输出至标准输出。 2. 进程运行轨迹跟踪:在Linux 0.11环境中,实验要求学生实现进程运行轨迹的内核级跟踪,通过维护/var/process.log日志文件记录从系统启动到关机期间所有进程的活动。 3. 数据统计与分析:使用统计工具如自编或提供的stat_log.py脚本来分析log文件,计算进程的等待时间、完成时间和周转时间等指标,进而评估不同的调度算法,加深对调度策略的理解。 4. 调度算法的对比:实验者需要调整时间片大小,再次运行样本程序,对比不同时间片设置下系统的性能表现,理解时间片变化如何影响进程调度。 5. 实验报告与讨论:实验报告应包含详细的步骤记录,如在源代码关键位置(如exit.c、fork.c和sched.c)找到状态转换点。此外,学生还需结合自身体会,阐述单进程编程和多进程编程的差异,以及为何修改时间片会或不会影响统计结果。 6.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验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多线程编程的优势(如CPU和外设资源利用)和挑战(同步和进程间交互),还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了时间片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例如,增大时间片可能导致吞吐率降低,平均等待时间减小,因为给每个进程分配的时间更多,导致切换频率降低。 这个实验旨在提供一个实际操作平台,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深入了解操作系统中的进程管理、调度算法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编程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