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酚酸B纳米粒缓释研究:制备与体外评价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55KB PDF 举报
"丹酚酸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2009年)" 本文是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研究了丹酚酸B(Sal B)与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结合形成的纳米粒(Sal B-PBCA NP)的制备方法和体外释药特性。通过乳化聚合技术,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平均粒径约为99.2纳米,包封率46.55%,载药量0.792%的Sal B-PBCA NP纳米粒。这种纳米粒设计的目的是改善药物的释放控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释药效果,研究者采用吐温80(Tween 80)和PEG 20000对Sal B-PBCA NP进行了包衣处理,得到了两种不同的包衣产物,分别为T1P0和T1P1。体外释药实验结果显示,未经包衣的Sal B-PBCA NP在48小时内累积释放了76.15%的药物,而包衣产品T1P0和T1P1则分别释放了63.72%和47.09%。这表明包衣处理可以显著改变药物的释放速率,其中T1P1表现出更明显的缓释效果。 体外释药数据符合Weibull方程,这通常意味着药物释放过程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且可能遵循一定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这种释药曲线,可以预测纳米粒在体内可能的行为,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丹酚酸B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然而,由于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较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将Sal B封装于PBCA纳米粒中并通过包衣处理,能够改进其溶解性和药物靶向递送能力,从而提高药效并减少副作用。 这项研究展示了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精细调控纳米粒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实现药物释放的精准控制,为丹酚酸B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策略。这种方法对于其他难溶性药物的递送也具有参考价值,有助于开发更多高效的药物传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