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MSSM中μ介子转化为原子核电子:实验上限可达

0 下载量 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969KB PDF 举报
本文探讨的是在玻色子-勒克辛格-迈特纳-施温格-斯梅理论(BLMSSM)的背景下,关于μ介子到电子的转化现象。BLMSSM是对标准模型的一种扩展,它引入了局部守恒的重子和轻子数,并且为了实现超对称性,引入了右手法则的中微子、新的超 gauge玻色子(gauginos)和希格斯粒子。这种理论框架下,原有的轻子味守恒定律面临着潜在的破坏,因为额外的粒子和相互作用为轻子味 violation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研究重点集中在μ介子(muon)在原子核内部转化为电子(electron)的过程,这是一个典型的非标准模型的衰变模式,被称为μ→e转化。作者Tao Guo、Shu-Min Zhao、Xing-Xing Dong和Chun-Gui Duan,以及Tai-Fu Feng合作,深入分析了这一过程的理论预测。他们考虑了BLMSSM中所有相关的粒子交互和耦合,包括超对称粒子的贡献,以计算μ→e转化的速率。 数值结果表明,在BLMSSM框架内,μ→e转化的效率可以达到现有的实验限制,这意味着这种罕见的事件有可能在未来更为精密的实验中被观察到。这种转化不仅测试了超对称理论的预言,还提供了检验新物理现象的窗口,尤其是在探索基本粒子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以及理解宇宙中轻子味守恒是否受到突破方面。 这篇论文发表于《欧洲物理杂志C》(Eur. Phys. J. C),2018年卷78,第925篇,DOI: 10.1140/epjc/s10052-018-6413-9,是一篇理论物理学的常规文章。通过研究μ→e转化在BLMSSM中的行为,科学家们不仅深化了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理解,也拓宽了寻找新物理现象的探索领域。如果未来的实验能够观测到预期的μ→e转化率,那么这将是BLMSSM模型的一个重要支持证据,也可能对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带来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