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在SPI模式下读写SD卡详解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10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1 收藏 665KB PDF 举报
"深入理解SD卡的原理和内部结构,包括其工作模式、引脚定义、SPI模式下的操作以及MicroSD卡的区别。" SD卡,全称为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数码相机和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存储介质。它具有安全、大容量、高性能和适应多种环境的特点。SD卡设计了两种工作模式,即SD模式和SPI模式,本文主要关注在SPI模式下STM32处理器与SD卡的交互。 在SPI模式下,SD卡的引脚包括:CS(Chip Select)、SCLK(Serial Clock)、MISO(Master Input Slave Output)和MOSI(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这些引脚分别对应SPI通信协议中的片选、时钟、从设备到主设备的数据传输和主设备到从设备的数据传输。SPI模式相对于SD模式简化了接口,适合资源有限的嵌入式系统。 SD卡的核心操作是通过命令来进行,例如读写数据、初始化、获取卡状态等。在SPI模式下,命令由6个字节组成,包含命令码、参数和响应信息。命令格式严谨,遵循SD卡规格书的规定。例如,CMD0用于初始化,CMD17用于读单块数据,CMD24用于写单块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如STM32微控制器操作SD卡,通常不需要直接处理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分区表信息。这是因为处理FAT会增加代码复杂性和内存占用,这对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尤为关键。尽管不直接处理FAT,我们仍然可以读写SD卡上的文件,这是因为操作系统或文件系统库已经为我们处理了底层的FAT操作,使得我们可以专注于更高层次的应用逻辑。 MicroSD卡是SD卡的小型版本,尺寸更小,但其协议与标准SD卡兼容。这意味着MicroSD卡可以在任何支持SD卡的设备中使用,只需适配器进行物理转换。这种小型化设计使其成为移动设备的理想选择,特别是那些空间有限的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小型数码相机。 理解SD卡的原理和内部结构对于开发涉及SD卡存储的项目至关重要。通过SPI模式,可以实现简单且高效的通信,而无需深入理解复杂的FAT文件系统。这使得SD卡成为嵌入式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