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15年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测试题与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357KB PDF 举报
厦门大学在2015年的《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中涵盖了多项核心概念和设计原则,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地震工程和结构设计至关重要。以下是对部分题目及知识点的详细解析: 1. 地震烈度:这是衡量一个地区在地震中受到破坏程度的指标,反映了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强度。 2. 抗震设防烈度:是建筑物设计时所依据的地震强度标准,它基于国家规定的权限,指导建筑的设计和施工。 3. 场地土的液化:在地震中,饱和粉土或砂土因孔隙水压力增大可能导致地基液化,降低土壤的承载能力。 4. 等效剪切波速:在多层土层中,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出的土层剪切波速,用于评估场地条件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5.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在考虑抗震性能后,通过调整系数ζa和深宽修正进行修正,确保结构稳定性。 6. 场地覆盖层厚度:通常指地面至硬质土层或岩层的垂直距离,这个参数在抗震设计中对地基性能有重要影响。 7. 重力荷载代表值:在抗震设计中,结构必须能抵抗的最不利组合的荷载,包括自重和可变荷载。 8. 强柱弱梁:这是一种设计理念,旨在通过控制梁的破坏模式,确保结构在地震中安全,避免柱子过早失效。 9. 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根据非抗震设计的抗剪强度减去影响系数ζN,确定在抗震设计中的实际强度。 10. 剪压比:评估梁中剪切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比例,用来判断构件抵抗剪切应力的能力。 在填空题部分,考察了地震波类型(体波与面波,其中面波包括瑞利波和洛夫波)、场地类别划分依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土层厚度)、以及底部剪力法中计算附加地震作用的目的。 以上知识点体现了厦门大学《抗震结构设计》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涵盖了地震工程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对于理解和应对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并掌握抗震设计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