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深度与空间变异特征

需积分: 6 0 下载量 1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1.13MB PDF 举报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是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该论文由吕韶利、罗帅伟等人合作完成,发表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他们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土壤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高寒草地这一特殊环境中。通过采集并分析来自93个样点的土壤样本,研究人员应用了经典的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来探讨不同土层(0-10cm、10-20cm、20-30cm、30-50cm)土壤有机碳的变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极其丰富,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显示出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各土层的变异系数显示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强度,半方差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922、0.831、0.855和0.525,表明土壤有机碳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块金效应值也证实了这种相关性,即土壤有机碳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集中趋势。通过Kriging插值技术,研究者揭示了各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模式,整体上呈现出西北部较低、东南部较高的趋势。 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关键因素包括海拔高度,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海拔越高,土壤有机碳可能越少。同时,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有机碳显著正相关,这可能反映了氮素对土壤有机质形成和积累的影响。对于地形因素,研究发现5-8°的坡度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而坡度小于5°的区域含量最低,但在其他坡度范围内差异并不明显。在坡向方面,阴坡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半阴坡、半阳坡和阳坡,体现出植被类型和光照条件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这篇首发论文不仅提供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也为后续草地碳循环模型的建立和草地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地区碳汇潜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