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ID3、SG-1和概念聚类算法源代码详解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4 收藏 67KB PDF 举报
本资源主要探讨了三种不同的数据挖掘算法:ID3算法、SG-1算法以及概念聚类算法,并提供了C语言版本的实现代码。以下是这些算法的相关知识点: 1. **ID3算法**: ID3(Iterative Dichotomiser 3)是决策树算法的一种,由Ross Quinlan在1986年提出。该算法用于无监督学习,通过信息熵或基尼不纯度来选择最优特征进行分裂,以构建一个递归的树结构。C语言实现的核心函数`id3()`中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定义变量如`M1`, `M2`, `M3`等,它们分别表示数据集大小、属性数量和属性类型长度。 - `data_load()`函数负责加载数据集,返回数据和元数据。 - `check_all_positive()` 和 `check_all_negative()` 检查数据集中特定属性值是否全为正或负,这有助于处理离散特征。 - `get_diff_att_types()` 函数计算不同属性的类型差异,以便在分裂节点时选择最佳属性。 - `create_tree()` 是ID3算法的核心,它构建决策树,输入包括可用属性列表、文件指针等,以及训练数据、特征有效性数组等。 2. **SG-1算法**: SG-1算法虽然具体名称未给出,但从上下文推测可能是某个特定的改进版或扩展版的ID3算法。如果SG-1是SGI (Silhouette Grouping Index) 的缩写,它可能是一种基于轮廓系数的聚类算法,与ID3决策树算法结合使用,旨在优化聚类效果。 3. **概念聚类算法**: 未在提供的代码片段中直接提及概念聚类,但通常在数据挖掘中,概念聚类算法关注的是发现数据中的潜在结构和模式,而非决策树形式。它可能指的是像Fisher'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或 Hierarchical Clustering这类方法,这些方法通过测量样本间的距离或相似性来形成层次化的簇。 这份资源提供了一个基础的C语言实现,涵盖了ID3算法的执行逻辑,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概念聚类算法的提及。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源代码深入了解这些算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在实际编程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