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原理详解:色谱图、术语与应用
版权申诉
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316KB PPT 举报
气相色谱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由俄国植物学家Tsweett创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通常是固体或液体)与流动相(如气体或液体)之间的分配差异来实现分离。在色谱过程中,流动相携带着混合物通过固定相,由于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它们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的色谱峰。
色谱图是色谱分析的核心结果,它展示了试样中各组分随时间的浓度变化情况。图表上的基线反映了检测器系统的噪声随时间的变化,包括基线漂移(基线随时间的定向变化)和基线噪声(随机的基线起伏)。保留值是关键术语,它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是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决定了组分在柱内的相对分布。
死时间和保留时间是色谱操作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 死时间(tM):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从进样到检测到最大信号所需的时间,可通过流动相的流速(F0)计算出死体积VM。
- 保留时间(tR):指试样从进样到色谱峰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减去死时间得到调整保留时间tR',这对于优化色谱条件非常关键。
在色谱法中,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参数:
- 保留体积VR:与保留时间对应的流动相体积,是VR = tR * F0。
- 调整保留体积VR':考虑了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VR' = VR - VM。
- 相对保留值(r21):比较两个组分的保留时间,是评价固定相选择性的指标,即r21 = tR'(2)/tR'(1)。
分配比k(或称分配系数K)描述的是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用于衡量特定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亲和力。固定相性质、温度等条件会影响分配比,进而影响色谱分离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和参数有助于我们优化色谱条件,进行有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以满足特定样品的分离需求。气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科学、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
2021-10-11 上传
2021-10-07 上传
2013-06-07 上传
2021-10-06 上传
2021-09-19 上传
2021-09-19 上传
2021-10-11 上传
2021-10-02 上传
2021-09-18 上传
辰可爱啊
- 粉丝: 15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StarModAPI: StarMade 模组开发的Java API工具包
- PHP疫情上报管理系统开发与数据库实现详解
- 中秋节特献:明月祝福Flash动画素材
- Java GUI界面RPi-kee_Pilot:RPi-kee专用控制工具
- 电脑端APK信息提取工具APK Messenger功能介绍
- 探索矩阵连乘算法在C++中的应用
- Airflow教程:入门到工作流程创建
- MIP在Matlab中实现黑白图像处理的开源解决方案
- 图像切割感知分组框架:Matlab中的PG-framework实现
- 计算机科学中的经典算法与应用场景解析
- MiniZinc 编译器:高效解决离散优化问题
- MATLAB工具用于测量静态接触角的开源代码解析
- Python网络服务器项目合作指南
- 使用Matlab实现基础水族馆鱼类跟踪的代码解析
- vagga:基于Rust的用户空间容器化开发工具
- PPAP: 多语言支持的PHP邮政地址解析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