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开发:理解Code、RO-data、RW-data与ZI-data在Keil中的作用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49 8 下载量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7 收藏 39KB DOC 举报
在Keil集成开发环境(IDE)中,对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区域有着明确的分类,这对于理解和优化ARM项目至关重要。首先,我们来了解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1. **Code**:这是程序代码部分,它是可执行的机器指令序列,用于控制CPU执行特定任务。在ARM架构中,指令可以是ARM指令(每条指令占用4个字节)或Thumb指令(半字,即2个字节),以适应不同的性能需求。 2. **RO-data (Read-Only Data)**:表示程序定义的常量,如`const temp;`。这些数据在编译时就被加载到Flash中,并在整个程序执行期间保持不变,不能被修改。 3. **RW-data (Read-Write Data)**:指已经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它们在程序运行时可能需要被改变。在程序启动时,这些数据通常从Flash复制到RAM(随机存取内存),以便提高访问速度。 4. **ZI-data (Zero-initialized Data)**:表示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它们在程序运行时会被置零。这些数据同样从Flash加载到RAM,但初始值为0。 在实际的项目中,Keil会生成map文件和list文件,其中包含了关于Code、RO-data、RW-data和ZI-data的详细信息,如大小和内存分配。例如,项目的ProgramSize显示了Code部分占用18248字节,RO-data为320字节,RW-data为260字节,而ZI-data占用3952字节。这些数据有助于开发者管理和优化代码空间。 此外,ARM指令集包括了处理异常情况的机制,比如异常返回时,通过`LDMFDSP!,{R0-R3,PC}`这样的指令,不仅恢复程序计数器(PC),还会恢复程序状态寄存器(SPSR)。同时,数据传输指令如`LDR`和`STMIA`允许通过偏移量操作内存地址,使用后缀`!`时,数据还会写回寄存器Rn,但Rn不能为R15。 ARM微处理器支持多种运行模式,其中用户模式(usr)是最常见的执行状态,其他模式包括系统模式(sys)、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内核模式(privileged mode)等,每种模式都有不同的权限和功能。数据存储的大小和访问方式取决于所处的运行模式。 理解Keil中的Code、RO-data、RW-data和ZI-data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内存中的布局,对于编写高效、优化的ARM程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内存管理、异常处理和数据访问效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