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桩竖向承载力分析:荷载传递法与双曲线模型

需积分: 4 0 下载量 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227KB PDF 举报
"荷载传递法分析大直径桩竖向承载力性状,通过荷载传递方法建立桩身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使用双曲线荷载传递曲线模型进行计算,为大直径桩的承载力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详细探讨了大直径桩竖向承载力性状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利用荷载传递法这一技术手段。荷载传递法是一种分析桩基础受力状态的有效工具,它考虑了桩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本研究中,作者刘玮、陈应波和张明远基于荷载传递理论建立了桩身荷载传递的基本微分方程,这是理解桩在承受荷载时如何将力传递至土壤的关键。 为了模拟大直径桩的荷载沉降特性,研究选择了双曲线荷载传递曲线模型。这种模型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采用,因为它能较好地反映桩在加载过程中的非线性行为,尤其是在桩侧阻力和端阻力变化方面。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双曲线模型计算得出的荷载-沉降(p-s)曲线与实测数据吻合度高,从而证实了该模型在大直径桩分析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大直径桩在现代建筑和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更大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与常规小直径桩相比,大直径桩可以显著增加桩的侧面积和底部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极限承载力。同时,增大的桩径有助于改善桩的抗压和抗弯性能,尤其在克服桩身不稳定问题上表现出优势。 尽管大直径桩的优势明显,但目前对于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对大直径桩受力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合理计算模型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的荷载传递法结合双曲线模型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现有的单桩承载力分析方法包括弹性理论法、剪切变形传递法、荷载传递法、有限元方法等。荷载传递函数的研究一直是桩基工程领域的一个热点,各种模型如弹塑性模型、双折线硬化模型、双曲模型等都有其适用范围。本文选用的双曲线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性能,能够准确反映桩的荷载沉降特性。 在荷载传递过程中,桩顶荷载首先引起桩身的压缩和位移,进而产生桩侧阻力,这部分阻力通过土体扩散并传递到周围土体。随着荷载的增加,桩端土反力与桩身轴力达到平衡,桩继续下沉,桩侧阻力逐渐发挥到极限。这个循环过程一直持续到荷载稳定。 荷载传递法及其双曲线模型在分析大直径桩的承载力性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为工程设计和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复杂工况下的荷载传递特性,以提升大直径桩基础的设计精度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