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紧急避险:100人避难硐室压风供风量研究

0 下载量 1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306KB PDF 举报
在"矿井避难硐室压风供风量及其载人实验"这篇论文中,作者探讨了在紧急情况下,为煤矿井下的避难硐室设计合理供风量的重要性。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研究者揭示了二氧化碳生成速率、氧气消耗速率与压风供风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于维持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论文首先明确了影响压风供风量的关键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避难硐室的密闭性、人员数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温度等。通过对CO2平衡方程、O2平衡方程、CO2稀释方程和通风降温方程的分析,研究人员确定了在密闭空间中理论上的人均供风量标准。这个标准是基于确保被困人员的呼吸需求和氧气供应充足,同时考虑到CO2浓度不超过安全阈值。 在实际操作中,作者进行了一项载人试验,实验中以100人为基准,通过实际观察和测量,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避难硐室的供风量并不依赖于其体积大小,而是直接与人数成正比。研究发现,当达到二氧化碳时间加权阈限值0.5%的安全控制水平时,100人避难硐室的最小供风量应不低于600立方米每小时(m3/h),这是为了保证长时间内所有人员的生存条件。 这项研究对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来确保在灾难发生时,人员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降低因缺氧引发的危险,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制定和实施合适的压风供风量策略,是确保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有效运作,实现生命保障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