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在自动控制课程设计中的应用:超前-滞后校正

需积分: 37 25 下载量 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9 3 收藏 1.16MB DOCX 举报
"这篇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主要探讨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校正设计,特别是超前、滞后和超前-滞后校正方法的应用。报告由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15级自动化2班的谢文锐和蒋松完成,由黄江平老师指导。报告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MATLAB仿真、伯德图、根轨迹分析以及Simulink动态仿真。设计任务是为一个单位反馈系统设计校正环节,以实现零稳态误差和特定的相角和幅值裕量。设计过程包括分析设计要求、手动设计校正装置、利用MATLAB和Simulink进行仿真调试,以及确定校正装置的电路形式和参数。" 在自动控制理论中,超前、滞后和超前-滞后校正对于优化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超前校正通常用于增加相角裕度,提升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而滞后校正则通过减少高频段的幅值,增加相角裕度,但可能导致系统响应速度下降,适用于噪声抑制需求较高的场合。超前-滞后校正是两者的结合,旨在同时改善相位和幅度特性。 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是设计一个能够对阶跃输入产生零稳态误差的校正环节,并设定相角裕量γ和幅值裕量γ'。设计者首先分析了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奈氏图和伯德图,以评估其性能。伯德图是频率响应的图形表示,提供了系统增益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信息,是频率域分析的重要工具。根轨迹法则则是在复平面上描绘闭环极点随着闭环增益的变化轨迹,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在MATLAB中,设计者运用了频率法来设计串联校正装置,通过调整参数γ来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MATLAB的Simulink模块则被用来创建仿真模型,验证校正效果并比较校正前后的系统动态响应。仿真结果包括校正前后的伯德图和动态响应曲线,这些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校正的效果,例如相位裕度、幅值裕度的改善以及稳态误差的消除。 最后,设计者需要确定校正装置的实际电路形式和参数,这通常涉及到将校正环节转换为实际电子元件,如电容、电感和电阻的组合。通过这样的设计过程,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自动控制原理,并掌握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的方法。
2009-05-19 上传
[目录] 一、水位控制系统 二、双容水槽 三、双容水槽系统校正与仿真 [原文] 引 言 自动控制学科有自动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两部分组成。近几十年来,自动控制技术迅猛发展,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和航空,航天事业等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至今已渗透到各种科学领域,成为促进当今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比如在生活方面的温度调节、湿度调节、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自动电梯、空气调节器、电冰箱、自动路灯、自动门、保安系统等。在工业方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气体、液体、粉体、石油化工制药、轻工食品、建材等行业。需要对温度、压力、物位、流量、成分等参数进行控制。另一类是对已成型材料的进一步加工或者对多种已成型材料的装配,主要控制位移、速度、角度等参数这些都需要应用自动控制学科的知识。   控制理论一般分为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大部分。   经典控制理论最初称为自动调节原理,适用于较简单系统特定变量的调节。随着后期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故改称为经典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     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空间技术和各类高速飞行器的发展,使各受控对象要求高速度、高精度,而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要求控制理论解决动态耦合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形以及时变系统的设计问题。此外,对控制性能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很多情况下要求系统的某种性能是最优的,而且对环境的变化要有一定适应能力等。这些新的要求用经典理论是无法解决的,这同时也为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