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下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实现

需积分: 9 8 下载量 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8 收藏 2KB TXT 举报
"该代码实现了一个基于时间片轮转的调度算法,用于模拟Linux系统中的进程调度。通过创建PCB(进程控制块)结构体,程序可以管理进程的状态、优先级、所需CPU时间等信息,并提供了插入新进程、打印状态等功能。" 在操作系统中,时间片轮转是一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策略,主要应用于分时系统。这个代码示例是针对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实现,其核心思想是将所有就绪进程按照一定的顺序分配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时间片)来执行。当进程在分配的时间片内未完成任务时,会被暂停并放入就绪队列的末尾,等待下一次调度。这样,每个进程都有机会获得CPU时间,从而实现系统的公平性。 代码中定义了一个`PCB`结构体,包含了以下字段: 1. `name`:进程名称。 2. `prio`:优先级。 3. `round`:当前轮次,表示进程已经轮转了多少次。 4. `cputime`:已使用CPU时间。 5. `needtime`:还需要的CPU时间。 6. `count`:未明确用途,可能用于记录时间片计数。 7. `state`:进程状态(如'R'表示运行,'W'表示等待)。 8. `next`:指针,用于链接PCB链表。 `firstin()`函数将就绪队列的第一个进程设置为运行状态,`prt1()`和`prt2()`用于打印进程状态信息。`prt()`函数根据指定的算法(如时间片轮转)打印整个系统的状态,包括运行、就绪和完成的进程。 `insert()`函数将新进程插入到就绪队列的合适位置,根据`round`字段保持队列的有序性。`create()`函数初始化调度环境,创建进程并设置初始状态。 在实际操作系统的实现中,时间片轮转通常由更复杂的调度器来处理,例如Linux使用了多种调度策略,如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但这个代码提供了一个简单直观的理解方式,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时间片轮转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