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讲义:聚类分析与C-均值法

需积分: 40 4 下载量 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6.53MB PPT 举报
"选代表点-模式识别讲义" 这篇讲义主要涵盖了模式识别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算法,包括聚类分析、统计判决、最近邻方法等。模式识别是一门涉及统计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应用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种场景。 1. **模式识别基础** - 模式识别是确定样本所属类别的过程,通过将样本归类到已知类型中。 - 样本是指研究的对象,而模式是对这些对象特征的描述,通常以特征矢量的形式表示。 - 特征是描述模式的关键属性,它们可以是定量的测量值。 - 模式类是由具有相似特性模式组成的集合。 2. **聚类分析** - 聚类是无监督学习的一种,目标是根据样本的相似性将它们分组。 - 动态聚类法,如C-均值法,是一种迭代的分类方法,通过调整样本的类别归属来最小化类内差异。 - 初始分类可能不理想,但经过多次迭代和分类修改,可以达到更合理的最终分类。 3. **统计判决** - 统计判决在模式识别中用于基于统计模型进行决策,通常涉及到概率和假设检验。 - 在这一部分,可能会讨论如何根据样本特征的概率分布来判断其所属类别。 4. **最近邻方法** - 最近邻方法是一种基于实例的学习,其中样本被分类为其最近邻最多的类别。 -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在大数据集上可能效率较低,因为它依赖于计算所有样本之间的距离。 5. **特征提取与选择** - 特征提取是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有助于减少数据维度,提高识别效率。 - 特征选择则是从所有可能的特征中选出最具区分性的子集,以降低过拟合风险和提高模型泛化能力。 6. **课程内容** - 讲义涵盖了从引论到具体方法的多个章节,包括聚类分析、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学习与错误率估计等。 - 上机实习部分让学生有机会实际操作和应用理论知识。 7. **模式识别系统的构成** - 一个完整的模式识别系统包含数据采集、特征提取、预处理、分类识别等步骤。 - 数据采集是从对象空间获取信息,特征提取则将这些信息转换成特征空间的表示。 - 分类识别阶段根据选定的分类规则对特征进行处理,以得出识别结果。 这份讲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对学习者理解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方法有着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