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优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产气温度研究

1 下载量 19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737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温度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由陈欢、陶盈冰等人合作完成,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他们针对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过程,着重探讨了温度这一关键因素对系统的产气效果、底物降解以及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设置了五个不同的温度条件:低温(20℃)、常温(13~29℃)、中温(35℃)、高温(55℃)和超高温(70℃),并保持进料负荷为5克挥发性固体(VS)每升(L),有机物与微生物的比例(F/M)为1。 结果显示,在中温条件下,厌氧消化的效果最为显著,累计产气量高达8390毫升,这表明适宜的温度对于提高生物降解效率至关重要。相比之下,高温环境下的产气效果与中温相近,且表现出每日最高产气量为800毫升。然而,低温和常温环境下,随着温度的降低,产气量明显下降,显示出温度对微生物活性的直接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当温度提升至超高温时,厌氧消化的过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产气主要集中在水解酸化阶段,而甲烷化阶段几乎无产气。这表明在过高的温度下,可能超过了某些厌氧菌的生存范围,导致了消化过程的失衡。 此外,该研究得到了多个基金项目的资助,包括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反映出对餐厨垃圾处理研究的重视和投入。陈欢作为硕士研究生,她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而邹德勋教授则作为通讯联系人,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领域的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 这篇论文的关键词揭示了研究的核心内容,即“温度”、“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以及“超高温”,这些关键词对于理解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潜在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说,该研究为优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条件,尤其是温度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