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编程实验:TCP与UDP客户端服务器实现

版权申诉
DOC格式 | 93KB | 更新于2024-09-01 | 155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本次实验是Linux编程技术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TCP和UDP两种协议下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程序编写。实验旨在使学生熟悉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网络编程API,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验中,服务器端需采用循环方式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数据请求。 在TCP客户端程序的实现中,首先调用了`socket()`函数创建了一个套接字,参数`AF_INET`表示使用IPv4协议,`SOCK_STREAM`表示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协议。接着,使用`bzero()`清零`sockaddr_in`结构体`seraddr`,并设置其成员`sin_family`为`AF_INET`,`sin_port`为服务器端口`SERVER_PORT`,`sin_addr.s_addr`为服务器的IP地址,此处使用了`inet_addr()`将字符串IP转换为网络字节序。然后,通过`connect()`函数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最后在循环中使用`fgets()`读取用户输入,`write()`发送数据到服务器,再用`read()`接收服务器响应并打印。 对于UDP客户端,程序结构与TCP类似,但使用的套接字类型是`SOCK_DGRAM`,对应无连接的UDP协议。UDP通信不涉及连接建立,而是直接使用`sendto()`发送数据到服务器,并用`recvfrom()`接收数据,这两个函数需要额外提供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服务器端程序通常会先调用`socket()`创建套接字,然后使用`bind()`绑定本地地址和端口,`listen()`监听连接请求,当有新的连接到达时,`accept()`接受连接并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用于与客户端通信。对于TCP,服务器会在循环中使用`read()`接收客户端数据,`write()`回应数据。而对于UDP,服务器会使用`recvfrom()`接收数据,`sendto()`返回响应,这两个函数同样需要指定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源/目标地址。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socket()`, `bind()`, `listen()`, `accept()`, `connect()`, `read()`, `write()`, `sendto()`, `recvfrom()`等网络编程关键函数的使用,并理解TCP和UDP在网络通信中的区别。同时,实验也强调了在处理并发连接时,服务器端可能需要考虑多线程或异步I/O来高效地服务多个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