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添加系统调用:实现进程树形显示
版权申诉
10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1
1
收藏 1.19MB PDF 举报
"Linux内核中增加一个系统调用"
在Linux操作系统中,系统调用是用户空间程序与内核交互的桥梁,它们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服务接口。本资源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内核中添加一个新的系统调用,以及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来使用这个系统调用。以下是对文件内容的详细说明:
一、程序设计思路与实现方式
1.1 添加系统调用的两种方法
- 编译内核法:这种方法需要直接修改内核源码。首先,需要在`unistd.h`头文件中定义新的系统调用号,然后在`syscall_table`中添加相应的函数指针。完成这些后,重新编译并安装内核。
- 内核模块法:这种方法更为灵活,无需每次都重新编译整个内核。开发者可以编写一个内核模块,动态地插入到系统调用表中。这涉及查找`sys_call_table`的地址,解除内存区域的写保护,添加新的系统调用服务例程,最后在模块卸载时恢复原状。
1.1.1 编译内核法
- 需要更新系统调用号,使其在可用范围内未被占用。
- 在`syscall_table`中添加新的系统调用处理函数。
1.1.2 内核模块法
- 动态修改系统调用表,添加系统调用服务。
1.2 程序设计思路
- 实现一个系统调用,遍历所有进程的任务描述符,根据父子关系组织成树形结构显示。
二、程序模块划分
2.1 通过内核模块实现添加系统调用
- 修改系统调用模块,添加新的系统调用服务。
- 获取`sys_call_table`的地址,以便修改系统调用表。
- 清除内存保护,允许修改系统调用表。
- 编写自己的系统调用服务例程,处理用户请求。
- 模块卸载时恢复原有系统调用,确保系统稳定性。
2.2 编写用户态测试程序
- 用户态程序调用新系统调用,获取并显示进程树形结构。
2.3 Makefile文件
- 定义编译规则,构建内核模块和用户态测试程序。
三、问题与解决方案
3.1 进程个数确定
- 需要获取当前系统的进程总数。
3.2 系统调用号选择
- 选择未被使用的系统调用号,避免冲突。
3.3 获取系统调用表地址
- 使用内核编程技巧,如全局变量或内核函数来获取。
3.4 内核与用户态数据交换
- 利用内核提供的安全机制,如`copy_to_user`和`copy_from_user`进行数据传输。
四、程序运行与使用说明
4.1 加载内核模块
- 使用`insmod`命令加载编译后的内核模块。
4.2 检查输出信息
- 通过`dmesg`命令查看内核日志,确认系统调用添加成功。
4.3 运行测试程序
- 执行用户态程序,调用新系统调用,展示进程树形结构。
4.4 卸载模块
- 使用`rmmod`命令卸载自定义内核模块,恢复系统正常状态。
五、附录
5.1 内核模块程序
- 提供了内核模块的源代码,包含系统调用的实现细节。
5.2 测试程序
- 用户态程序代码,调用新系统调用并处理返回信息。
5.3 Makefile文件
- 构建脚本,用于编译和链接内核模块及用户态程序。
这个资源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内核中添加自定义系统调用,并编写用户态程序来调用这个系统调用,实现遍历并以树形结构显示进程信息的功能。整个过程涵盖了从内核模块开发到用户态程序编写,以及调试和测试的全过程。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9-06 上传
2021-09-07 上传
2019-10-24 上传
2020-07-31 上传
2020-07-3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