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P路由学习笔记:OSPF与DR/BDR详解
需积分: 0 10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3
收藏 5.2MB PDF 举报
"这是一份关于思科认证CCNP路由的学习笔记,主要涵盖了OSPF协议的相关知识,包括OSPF的基本流程、路由器角色、LSA类型以及DR/BDR选举机制等核心概念。"
在思科认证的CCNP路由学习中,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重要的路由协议。根据描述,OSPF的路由建立过程分为四个逻辑步骤:发现邻居、建立邻居表、构建拓扑表和生成路由表。这一过程中,路由器会经历down、init、twoway、exstat、exchange、loading到full的状态变化,最终完成邻居间的LSA(链路状态通告)交换,形成完整的路由信息。
OSPF路由器有多种角色,包括ABR(Area Border Router,区域边界路由器)、骨干路由器和内部路由器。ABR至少连接两个OSPF区域,负责不同区域间的信息传递。骨干路由器至少有一个接口在AREA0,这是OSPF的主干区域。内部路由器的所有接口都在同一个区域内。
在广播或多路访问网络中,OSPF选举DR(Designated Router,指定路由器)和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备份指定路由器)。DR负责处理所有其他非DR(DRother)的LSA交换,以减少网络流量。DRother只与DR和BDR形成full邻接状态,彼此间不直接交换LSA,仅通过DR和BDR进行通信。DR和BDR之间的选举基于路由器ID(RID)和优先级,一旦选举完成,除非故障,否则不会改变。
LSA是OSPF路由信息的基础,主要包括1类、2类和3类LSA。1类LSA描述路由器自身的接口信息,ABR会为每个区域生成1类LSA。2类LSA由DR生成,描述中转网络的子网信息。3类LSA(汇总LSA)用于区域间路由,提供汇总的网络信息。
OSPF通过SPF算法来构建拓扑模型,从而计算出到达区域内各个子网的最优路径。通过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流程,学习者可以更深入地掌握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这对于获得CCNP路由认证至关重要。在实际网络环境中,有效地配置和管理OSPF可以帮助优化网络性能,确保数据包的高效传输。
165 浏览量
143 浏览量
183 浏览量
138 浏览量
118 浏览量
2014-04-09 上传
2015-08-28 上传
2011-11-13 上传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https://csdnimg.cn/release/wenkucmsfe/public/img/user-vip.1c89f3c5.png)
CodeGolang
- 粉丝: 164
最新资源
- Linux中断处理源码深度解析与分类探讨
- Linux内核启动揭秘:源代码入门指南
- SQL Server COM扩展:在存储过程中操作COM对象
- 2008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
- Windows NT 2000系统信息与控制
- TD-SCDMA技术详解:从基础到物理层
- 华为SCOUNIX培训教材:UNIX命令详解
- C#入门指南:从基础到面向对象编程
- 医院信息系统设计:数据库架构与需求分析
- CSS布局与Web标准实战:3天掌握核心技术
- ORACLE系统详解:分布式处理与协同开发环境
- Lucene:Java全文检索引擎工具包详解
- SAP清帐操作与培训揭秘
- 深入学习Java SWT图形用户界面编程
- Java反射机制详解与应用
- C#编程基础与实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