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掩蔽效应下的非对称立体视频压缩算法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429KB PDF 举报
"基于立体掩蔽效应的非对称立体视频编码算法是一种旨在提高立体视频压缩效率的技术。通过分析立体视频左右通道间的可察觉失真关系,该算法利用立体掩蔽效应,实现了右视点视频编码码率的显著节省,同时保持解码后图像的主观质量。相比传统的立体视频编码模型,该非对称方法能更有效地去除感知冗余,提升立体视频的压缩性能。"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立体掩蔽效应的非对称立体视频编码算法。传统的对称立体视频编码方法,如分层B帧编码预测(Hierarchical B Picture, HBP),虽然能减少部分冗余,但未能充分利用视点间的感知冗余。针对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框架,左视点使用常规编码器,而右视点利用立体视觉掩蔽效应和非对称编码器,以降低码率。在解码端,左视点独立解码,右视点结合左视点信息进行解码,最终在立体显示设备上呈现。 立体掩蔽效应是指在立体视觉中,一个视点的图像质量对另一个视点的失真有一定的容忍度。例如,当左视点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超过32dB时,右视点图像的PSNR可以比左视点低2dB而不影响整体的主观视觉体验。基于这一理论,作者构建了一个立体JND(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刚好可察觉差异)模型,该模型用于确定左右视点图像允许的差异范围,从而指导右视点的编码策略。 具体来说,非对称编码的条件是右视点的PSNR不超过左视点的PSNR减去2dB。这可以通过计算每个像素的JND值来实现。公式(1)和(2)展示了如何根据左、右视点的原始和重建亮度来计算JND值,并确保右视点的JND值不超过1.58倍的左视点JND值,以保证在视觉上的不可察觉性。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该非对称立体视频编码算法,右视点视频编码的码率能节省11.45%至18.69%,这在保持解码图像质量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立体视频的压缩效率。因此,这种基于立体掩蔽效应的非对称编码技术对于解决立体视频的大数据量问题,优化存储和传输具有重要意义,是立体视频编码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