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000 DMA/EDMA启动与传输机制解析

需积分: 18 5 下载量 3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512K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主要介绍了C6000系列DSP中的DMA(直接存储器访问)和EDMA(增强型直接存储器访问)技术,强调了它们的特点、工作机制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配置和启动。" 在嵌入式系统中,DMA是一种允许外部设备直接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的技术,而无需CPU的干预,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效率。C6000 DSP中的DMA功能具有以下特点: 1. 后台操作:DMA传输可以在CPU执行其他任务的同时进行,确保处理器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四个主通道加上一个辅助通道:提供了灵活的数据传输配置,支持多个并发传输任务。 3. 单通道分割操作:允许一个通道进行两次独立的传输,例如从两个不同地址读取数据到一个目标地址。 4. 多帧传输:支持连续的数据块传输,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处理。 5. 多种地址产生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地址递增、递减或不变,适应不同的内存访问模式。 6. 32位地址范围:支持8位、16位和32位数据长度的传输。 7. 自动初始化:在设置好参数后,可以自动开始多次传输,减少了CPU的参与。 8. 同步事件控制:可以设定特定事件触发传输,如中断事件,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启动DMA传输的过程如下: 1. 首先,通过向主控制寄存器的START域写入00b来停止当前通道,确保安全操作。 2. 接着,设定源地址寄存器,指定数据的来源。 3. 设定目的地址寄存器,定义数据将被写入的位置。 4. 设置传输计数寄存器,定义要传输的数据数量。 5. 根据需要配置其他模式,如地址增量、中断控制等,然后向START域写入01b启动传输。 对于自动初始化方式启动,只需预先配置一次参数,DMA即可自动进行多次传输,这对于连续数据流的处理非常有用。 在实际应用中,配置DMA传输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包括: - 源地址(A_D_SRC):数据的起始读取位置。 - 目标地址(DMEM_DST):数据将被写入的内存位置。 - 传输计数值(200h):指示要传输的字节数。 - 地址方向(Inc/Dec/None):是否在每次传输后改变源或目标地址。 - 中断CPU(Yes/No):是否在传输完成后通知CPU。 - 同步(Yes/No):是否与特定事件同步,如A/D转换的就绪信号。 - 同步事件(A/D(RDY)):触发传输的外部事件。 - 利用的中断(INT4/5/6/7):选择用于DMA中断的CPU中断线。 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参数和步骤,对于在C6000 DSP中有效地利用DMA和EDMA进行数据传输至关重要,能够极大地提升系统的性能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