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E-R模型与数据结构解析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1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1.12MB PPT 举报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涵盖了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以及数据库设计基础等内容。" 在E-R模型的图示法中,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关系和属性,是关系数据库设计的重要工具。E-R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元素:实体集、联系和属性。 1. 实体集表示法:通常用矩形来表示,矩形内的文本标识实体集,如“学生”或“课程”。实体集代表了系统中独立存在的对象或概念。 2. 联系表示法:菱形是用来表示两个或多个实体集之间的关联,例如,“学生选修课程”的联系。联系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 3. 属性表示法:椭圆形用来表示实体的特性或属性,比如“学生”的“学号”、“姓名”等。属性是描述实体特征的信息。 4. 联接关系:实体集与属性之间通过直线相连,表明属性属于哪个实体;实体集与联系之间同样通过直线表示它们的关系,如“学生”通过直线连接到“选修”菱形,再连接到“课程”。 E-R图是数据库设计中用于概念建模的手段,它可以帮助设计者清晰地表达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关系数据库的创建提供基础。例如,在“学生课程联系”的概念模型中,可能会有“学生”实体集,包含属性如“学号”、“姓名”;“课程”实体集,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然后有一个“选修”联系,表示学生选修特定课程的关系。 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中,除了E-R模型,还包括以下知识点: - 算法基础: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计算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这些都是评估算法效率的关键指标。 - 数据结构:学习各种数据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链表、树(包括二叉树)和图,以及相关的操作和遍历方法。 - 程序设计:掌握结构化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理解方法、属性、继承和多态性。 - 软件工程:涉及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设计方法(如结构化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软件测试(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以及调试技术。 - 数据库设计: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学会从E-R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掌握关系代数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对于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从事相关工作至关重要。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还能为日后的软件开发、数据分析和系统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