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P2P网络中NCS-Crowds双向匿名通信机制设计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375KB PDF 举报
"移动P2P网络双向匿名通信机制设计 (2012年)",由杨志兴、揭红撞、王晦霄和杨森撰写,发表于2012年6月的《计算机工程》杂志,研究了在无线链路不稳定和恶意节点不合作的环境下,如何实现移动P2P网络的匿名通信。 本文主要针对移动P2P网络中的匿名通信问题展开研究。在无线环境中,由于链路的不稳定性以及潜在的恶意节点的存在,匿名通信的实现面临挑战。作者提出了一个名为NCS-Crowds(基于网络状况感知的Crowds)的自适应匿名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网络条件动态调整,以适应网络的变化。 NCS-Crowds算法的核心是结合了假名映射和掩饰流两种匿名技术。假名映射是一种用于隐藏用户真实身份的技术,通过不断地更换节点的假名,使得追踪者难以确定信息的真实来源。掩饰流则是通过混合多个用户的通信流,进一步混淆数据的来源和去向,增加追踪难度。这两种技术的结合使得在移动P2P网络中,通信双方都能保持匿名状态,从而实现双向匿名通信。 在系统架构演进的框架下,NCS-Crowds算法被设计成能够自适应网络状况。这意味着算法可以根据当前网络的性能,如节点的可用性、链路质量等,动态调整其匿名策略,以优化转发成功率和开销代价之间的平衡。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能够在保证匿名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通信的成功率,并控制额外的资源消耗。 此外,关键词还涉及移动P2P网络的系统架构演进、双向匿名通信的关键性和NCS-Crowds算法的匿名度评估。这表明该研究不仅关注匿名通信的实现,还关注其在网络架构发展和安全性评估方面的应用。 这篇论文为移动P2P网络环境下的匿名通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通过NCS-Crowds算法实现了在网络状况变化时的双向匿名通信,有助于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保护。这一研究对于移动P2P网络的发展和未来匿名通信技术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