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PSPUB140-2:加密模块安全要求与操作环境规范

需积分: 38 95 下载量 1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1003KB PDF 举报
"操作环境-odoo中文开发手册" 本文档详细阐述了FIPS 140-2标准中关于加密模块操作环境的要求,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进行了区分,并强调了它们在确保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操作环境包括了软件、固件以及硬件组件,这些组件可能固定不变或可进行修改。文档特别提到了操作系统在加密模块中的角色,区分了通用操作环境和限定操作环境。 1. 不可修正的操作环境: - 这类环境通常包含在ROM或硬件中,如固件,且无法被用户更改。在这种环境中,操作系统符合4.6.1节中规定的要求。 2. 可修正的操作环境: - 可修正的环境允许用户进行软件或固件的更新和调整,例如通过通用计算机运行的软件或可编程的固件。如果操作环境是可修正的,那么4.6.1节中的要求不适用。 3. 通用操作环境: - 这种环境是指常见的商业操作系统,如资源管理程序,它管理加密模块内部的软件和固件,同时也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包括文字处理等通用软件。 4. 限定操作环境: - 它是静态的、不可修改的虚拟环境,如Java虚拟机在非可编程PC卡上。这种环境不包含通用操作系统的能力。 对于安全级别的要求,文档指出: - 安全级别1: - 在这个级别,操作系统应严格限制为单个操作员模式,排除多用户协作操作。 - 加密模块必须防止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其他进程访问明文密钥、私钥、关键安全参数和中间密钥。 FIPS 140-2标准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发布的一项联邦信息处理标准,旨在为联邦政府提供加密系统的安全参数。该标准定义了四个递增的安全级别,涵盖了加密模块的设计、接口、角色、服务、物理安全、操作环境、密钥管理、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自检以及防御其他攻击等方面。 操作环境的管理和选择对于加密模块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满足FIPS 140-2标准的系统来说。在设计和实施加密解决方案时,必须考虑到操作环境的特性及其对整体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