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教程:语义动作与编译过程解析
需积分: 44 10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6.83MB PPT 举报
"相应语义动作-编译原理龙书教材课件"
在编译原理中,"相应语义动作"是指在解析源代码时,根据语法规则对语言元素进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机器可理解指令的过程。这部分内容通常出现在编译器设计的语义分析阶段,它涉及到如何将高级语言的表达转换为低级语言或机器码。描述中的例子展示了针对简单名字和数组元素引用的赋值操作的语义动作。
1. 如果L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这意味着L代表一个变量。在这种情况下,编译器会生成一般的赋值操作,将表达式E的值赋给L。对应的语义动作可以表示为:
```伪代码
emit(S.place := E.place)
```
这里,`emit()`是生成机器码或中间代码的函数,`S.place`代表简单变量L的存储位置,`E.place`是表达式E计算后的值所在的地址。
2. 当L是一个数组元素引用时,情况就复杂一些。L包含了数组名和下标,因此需要生成对L所指示地址的索引赋值。语义动作如下:
```伪代码
if S.offset == null
then emit(S.place ::= E.place) // 如果没有下标,直接赋值
else emit(S.place'[S.offset]' ::= E.place) // 如果有下标,通过下标访问数组元素并赋值
```
这里的`S.offset`表示数组下标,如果为`null`,说明L是数组本身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元素,所以直接赋值。否则,需要根据下标进行索引操作。
这些语义动作是编译器生成目标代码的基础,它们确保了源代码的语义在翻译过程中得到正确保留。在编译原理的教材或课件中,通常会详细讨论这些概念,以及如何使用上下文无关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来实现这些动作。
课程介绍部分由辛明影教授讲解,旨在教授设计和构建编译程序的原理和技巧。课程涵盖了从编译器的基本结构到代码优化的多个核心主题,通过自顶向下、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编译器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以及目标代码生成等关键步骤。
通过学习编译原理,学生能够理解和创建自己的编译器,这在软件工程、系统开发和语言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预备知识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编程语言本质的理解,还能掌握构建高效编译器的技术。
117 浏览量
117 浏览量
183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2-05-13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双联装三吋炮的娇喘
- 粉丝: 21
最新资源
- C#编程规范与最佳实践
- 软件工程概念与术语详解
- C++编程高质量指南:结构、命名与内存管理
- ARM架构参考手册更新
- C++ Templates深度探索:超越基础指南
- Eclipse 快捷键完全指南
- Java Servlet 2.5 规范详解
- Java Web开发环境配置教程:Eclipse+MyEclipse+Tomcat+MySQL
- 手动部署EJB3:从开发到运行全解析
- JDBC 4.0 规范详解
- JavaScript教程:基础与特性解析
- Oracle数据库实验教程:配置与SQL运用
- Java WebService入门教程:从零开始
- J2EE OA项目开发经验分享:JBoss应用服务器配置心得
- 词法分析器源代码实现
- VB编程模拟试题与实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