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指南:Linux内核入门与硬件、内存详解

0 下载量 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792KB PDF 举报
本文档旨在引导初学者了解和入门Linux内核的学习,特别是针对那些对操作系统底层工作原理感兴趣的新手。文章首先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框架,将操作系统比喻为手机,强调了硬件系统(如CPU、内存等不可见部分)、操作系统内核(Linux内核在Android中的应用)、操作系统服务(如用户界面和后台服务)以及用户应用程序(如各种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 在Linux内核体系结构方面,单内核模式的系统被分解为五个主要模块,它们相互协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这五个模块包括核心内核、设备驱动、内存管理系统、进程调度和系统调用接口。通过这些模块,内核提供了硬件设备的管理和抽象,以及内存的分配与回收,确保用户空间程序的执行效率。 内存管理在Linux中是关键部分,它将物理内存划分为几个区域,包括内核占用、高速缓存、虚拟内存和用户可直接使用的主内存。段变换和页变换是内存管理的核心过程,前者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线性地址,后者则将线性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虚拟地址是程序在运行时产生的,实际上是间接访问物理内存,需要通过分段地址变换机构处理。 描述符技术在内存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段描述符和描述符表。段描述符包含逻辑地址到线性地址映射的必要信息,而描述符表则存储这些描述符,分为全局描述符表(GDT)和局部描述符表(LDT)。每个描述符表由一系列8字节的描述符项组成,处理器通过特定寄存器访问这些表。选择符则是逻辑地址的一部分,用于指定特定的内存区域。 本文为学习Linux内核的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涵盖了操作系统整体结构、内核模块、内存管理机制以及内存管理中的描述符概念,为深入理解Linux内核的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希望从事Linux开发还是对操作系统原理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有价值的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