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控制器:结合计算机与继电器的革新-编程方法与应用

需积分: 9 4 下载量 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3.08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的编程方法及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PLC以其高度可靠性、抗恶劣环境性能和易于使用的特性,逐渐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革新了传统的接线程序控制系统,而且与机器人和CAD/CAM一起构成了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 在传统电气控制系统中,接线程序控制依赖于继电器、接触器和电子元件,通过复杂的导线连接实现逻辑控制。这种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设备体积大、生产周期长、接线复杂、故障率高以及控制功能更改时的灵活性差。而PLC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切。 PLC的产生始于1968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目标是融合计算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易操作和低成本。DEC公司在1969年研发出了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DP—14,这款设备采用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即通过计算机内部的程序来执行控制任务,而非传统的硬件接线。这种设计使得编程变得更直观,即使对计算机不太熟悉的人员也能进行操作。 PLC编程语言通常使用面向控制过程和对象的结构化语言,如梯形图、语句表或高级编程语言,使得程序的编写、修改和调试更为便捷。PLC能够处理开关量和模拟量信号,从而实现对各种工业设备的精确控制,包括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伺服电机、电动阀等,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总结来说,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革新了工业自动化控制方式,通过简化编程流程、减少硬件复杂性、提高可靠性及灵活性,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其广泛应用标志着工业控制向着智能化、模块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