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GNP法制备与性能研究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522KB PDF 举报
“纳米SrAl2O4:Eu2+, 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014年)” 本文详细探讨了纳米SrAl2O4:Eu2+, 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性及其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利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成功制备了这种特殊的发光材料。甘氨酸-硝酸盐法是一种化学合成技术,通过控制甘氨酸和金属离子的摩尔比(G/M)来调整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G/M比例的增加,产物的晶粒尺寸和发射强度呈现增大的趋势。晶粒尺寸的增大通常意味着材料的光学性质的改善,因为更大的晶粒可以减少内部的缺陷和散射,从而提高发光效率。然而,发射光谱也出现了红移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晶粒尺寸的变化影响了材料的能级结构。同时,初始亮度在G/M比例增大过程中先增后减,这提示存在一个最佳的G/M比例,使得材料的初始发光性能最优。 当G/M比例为3:1时,制得的产物呈现纯SrAl2O4晶相,平均晶粒尺寸达到75纳米,这是理想的制备条件,因为此时的材料具有最大的初始亮度。这种纯晶相的形成对于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和发光性能至关重要。 SrAl2O4:Eu2+, 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表现为宽谱带发光,主峰位于508纳米左右,这是Eu2+离子的4f5d→4f电子跃迁产生的典型特征。Eu2+离子作为激活剂,其4f5d→4f跃迁产生的发射光谱通常在可见光区域,因此这种材料可以用于各种光学应用,如照明、显示和传感器等。 关键词涉及的纳米SrAl2O4:Eu2+, 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甘氨酸-硝酸盐法以及G/M比例,这些都是理解该研究核心的关键点。其中,纳米尺度的材料因其独特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常常表现出优异的光、电、磁等性能。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可控性,而G/M比例的优化则直接影响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 这项工作深入研究了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的纳米SrAl2O4:Eu2+, 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并揭示了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未来设计和优化高性能发光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这种材料在光电子器件、能量存储、生物标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