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三维地震法:平朔东露天矿采空区安全勘探
需积分: 0 1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353KB PDF 举报
"高密度三维地震法在平朔东露天矿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密度三维地震法在平朔东露天矿采空区勘探的应用,旨在更准确地确定采空区的分布范围,从而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平朔东露天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小窑采空区的存在,这些采空区可能对矿井的安全运营构成威胁,包括引发地面沉陷、矿体破坏以及可能的水害风险。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东露天矿与煤科总院合作,采用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工作平盘下的采空区进行了详细探测。
首先,文章介绍了勘查区的范围和地质任务。勘查工作共分为两个阶段,涉及四个区域,总面积约为3.8平方公里。第一阶段的勘探集中在东露天矿首采区的工作帮自营采剥区和南端帮中部以西的运煤巷道掘巷区,总面积为1.45平方公里。第二阶段则涵盖了首采区工作帮自营采剥区以西的区域和首采区东北角的陷落柱集中区,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这些区域的选择基于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旨在通过地震勘探揭示采空区的位置、规模以及可能的地质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高密度三维地震法通过记录并分析地表震动信号,可以构建地下结构的三维图像,精确识别出采空区的位置、形状和规模。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质信息,有助于评估采空区的充水情况和潜在的沉陷风险。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制定更安全、更有效的开采策略,避免因采空区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矿井的正常推进。
本次勘察任务的核心是查明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及其埋藏深度。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可以推断出采空区的形态、填充物性质以及可能的地下水动态,这对于预测和防止可能的环境灾害至关重要。同时,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合理的地表沉陷控制措施、矿坑支护方案以及地下水管理策略也具有指导意义。
高密度三维地震法在平朔东露天矿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对采空区的认知精度,还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方法的成功实施,不仅降低了安全风险,还促进了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科技进步在地质勘查领域的积极作用。
2020-05-23 上传
131 浏览量
2020-07-12 上传
105 浏览量
2020-06-01 上传
101 浏览量
2020-05-09 上传
106 浏览量
123 浏览量

weixin_38747906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华东师大教程:MSP430超低功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详解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详细设计与功能解析
- Engine中的鹰眼功能实现及问题探讨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概要设计与功能解析
- ArcGIS World第一期:ArcObjects与GIS应用开发深度解析
- Spring框架基础教程:面向接口与Ioc探索
- Spring框架开发者指南
- Java程序员代码规范指南
- J2EE开发编程规范详解:排版、注释与编码指南
- Vinko科技J2EE开发编程规范1.0
- HP OpenVMS调用标准详解
- 孙鑫VC++讲座笔记-文本编程与插入符操作
- Fedora8技术详解与应用指南
- Delphi常用函数解析:DeleteFile, DirectoryExists, DiskFree等
- Delphi常用函数:时间、文件操作与字符串转换
- C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