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实验:可靠数据传输协议实现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8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1 收藏 1.09MB PDF 举报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实验指导手册提供了可靠数据传输协议设计的实践教程,涵盖停止等待协议(RDT3.0)的实现,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详细步骤,以及模拟网络环境的介绍和API接口定义。实验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输层的可靠数据传输原理和实现方式,主要使用C++编程语言,并基于特定的模拟网络环境。实验内容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涉及基于GBN和SR的协议实现,以及在GBN基础上添加TCP的超时重传机制。" 本文档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针对《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的一份实验指导手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实现可靠数据传输协议。实验的目标是使学生深入理解运输层如何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同时熟悉C++编程语言的应用。 实验环境包括C++编程语言、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并使用一个模拟网络环境来测试和验证协议实现。实验要求学生设计的协议仅处理单向传输,由发送方发送数据报文,接收方接收并确认。协议的实现需指定报文序号的二进制位数和窗口大小,并且不应依赖SocketAPI、多线程或用户界面。实验报告和源代码需提交,代码需有详细注释,并通过教师或助教的检查。 实验内容共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要求学生实现基于Go-Back-N (GBN) 的协议,这部分占总分的50%。GBN是一种简单的可靠传输协议,它使用序列号和确认机制,当接收方接收到失序或重复的报文时,会要求发送方重新发送所有未确认的报文。 其次,学生需要实现Stop-and-Wait (SW) 协议,即RDT3.0,占总分的30%。停止等待协议是最基础的可靠传输协议,每发送一个数据报文后,必须等待接收方的确认才能发送下一个报文,这样可以防止数据丢失或乱序。 最后,在GBN协议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模拟TCP的超时重传机制,占实验的剩余部分。TCP通过设置超时计时器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确认,将重传最早未确认的报文,这有助于处理网络延迟和丢包问题。 实验指导手册还包含了数据结构定义、RDTSender和RDTReceiver接口的描述,以及模拟网络环境的API接口,这些都是实现可靠传输协议的关键组成部分。学生需要阅读并理解这些接口和数据结构,以便正确地编写和调用相应的函数。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基本的可靠传输协议设计,还能体验到如何在实际环境中应用这些理论,为理解和构建更复杂的网络协议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