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极间反向电流与本征激发

需积分: 17 0 下载量 1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2.36MB PPT 举报
"极间反向电流-常用半导体器件" 在半导体领域,极间反向电流是衡量晶体管性能的重要参数。这个概念主要涉及到双极型晶体管,如NPN或PNP型三极管。标题提到的"极间反向电流"主要包括两种类型:集电极基极间的反向饱和电流ICBO和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穿透电流ICEO。 首先,集电极基极间反向饱和电流ICBO是指在发射极开路的情况下,如果在集电结上施加反向电压,就会产生一个反向电流。这个电流实际上是由该PN结的反向特性决定的,因此,它与温度有着密切关系。对于锗管,ICBO通常处于微安级别,而对于硅管,它则在纳安级别。这个参数对于了解晶体管在反向偏置条件下的漏电流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晶体管的开关速度和静态功耗。 其次,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穿透电流ICEO是在基极开路条件下,集电极到发射极之间的电流。这种电流也是温度敏感的,它反映了在没有基极电流控制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流动。ICEO的存在会影响晶体管的放大性能,因为它是晶体管在截止状态下的漏电流,理想情况下应尽可能小。 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书中,唐国红教授详细介绍了半导体的基础知识。半导体,如硅和锗,因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导电性。在绝对零度下,半导体中的价电子被共价键紧密束缚,导电性非常弱。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或者受到光照,部分电子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自由电子,同时产生空穴。这些自由电子和空穴成为载流子,使得半导体具有导电性。在本征半导体中,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和复合达到动态平衡,决定了半导体的导电性质。 进一步,通过在本征半导体中掺杂杂质元素,可以创造出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比如N型半导体,通过掺杂五价元素(如磷或砷),在硅晶格中形成多余的电子,这些电子成为多数载流子,从而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这样的杂质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二极管、晶体管等,以实现特定的电子功能。 极间反向电流是评估半导体器件性能的关键参数,尤其对于晶体管而言,其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器件的稳定性和效率。半导体的基础知识,包括本征激发、复合过程、杂质半导体的概念,是理解和设计电子电路的基础。这些知识点在模拟电子技术中至关重要,对于工程师和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