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8种排序算法详解及C语言实现

需积分: 16 1 下载量 6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440KB PPTX 举报
"本文介绍了数据结构中的8种排序算法,包括排序的基本概念、排序的稳定性、内部排序与外部排序,以及几种具体的排序算法如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和分配排序(基数排序)。文章以C语言实现为背景进行讲解,并提供了相关的数据结构定义。" 在数据结构中,排序算法是核心组成部分,用于组织和优化数据。本文讨论了8种排序算法,让我们逐一深入理解: 1. 排序的定义与作用:排序是将一组数据元素按照特定数据项的值排列成有序序列的过程。它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常见于数据处理、信息检索和商业金融等领域。 2. 排序的分类: - 稳定与非稳定排序:稳定排序算法确保相同关键码的记录排序后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如直接插入排序;而不稳定排序可能会改变相同关键码记录的相对位置,例如快速排序。 - 内部排序与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待排序的表完全存储在内存中的排序,而外部排序则涉及磁盘等外部存储器,通常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 3. 排序的标准:评价排序算法的主要指标是空间性能和时间性能。空间性能关注额外内存使用,而时间性能通常用比较关键码的次数和数据移动次数来衡量,这些通常是关于排序表规模n的函数。 4. 记录与排序表的数据结构:在C语言实现中,记录通常用结构体表示,包含关键码和其他信息。排序表可以看作是一组记录的集合,一般采用顺序结构存储,如数组。在文中,记录类型定义为`RecNode`,并预定义了一个足够大的数组`R[MAXNUM]`来存储排序表。 5. 具体排序算法: - 直接插入排序:是最基础的排序方法,每次将新记录插入到已排序的子序列的正确位置。例如,给定序列[10, 18, 20, 36, 60, 25, 30, 18, 12, 56],在初始有序子序列[10, 18, 20, 36, 60]上,插入25,然后是18,以此类推,直到所有记录都插入完毕。 - 折半插入排序:改进了直接插入排序,通过二分查找找到插入位置,减少了比较次数。 - 希尔排序:利用插入排序的原理,通过增量序列对记录进行分组,逐组进行插入排序,提高了效率。 - 分配排序(基数排序):基于计数排序的扩展,适用于整数排序,通过对每个位(或“基数”)进行排序,逐步构建出整个序列的有序状态。 以上是8种排序算法的基本介绍,每种算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取决于数据特性、性能需求以及内存限制等因素。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或结合使用不同的排序算法是提高效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