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基础:从批处理到分布式系统
需积分: 44 2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5
收藏 3.03MB PDF 举报
"这份考研计算机操作系统笔记详尽地介绍了操作系统的概念、设计目标、发展历程以及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性。"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扮演着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关键角色。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的主要功能包括硬件管理、提供应用程序接口、以及作为用户与硬件之间的中介。它是一个资源分配器和控制系统,确保计算机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用户友好性。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 方便性:操作系统应使用户能够轻松地访问和使用计算机资源,如文件管理、打印服务等。
2. 有效性:通过优化资源分配和调度,提高系统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3. 可扩展性:随着技术的进步,操作系统应能适应新硬件和软件的集成,支持未来的扩展。
4. 开放性: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创建和集成新的应用或服务,以增强系统的功能和兼容性。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 无操作系统时期(1945-1955):早期的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用户直接与机器硬件交互。
- 批处理系统(1955-1965):用户提交一批作业,由操作系统统一调度执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但缺乏交互性。
- 分时系统(1965-1980):引入时间片轮转,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交互,如UNIX系统,增强了用户友好性。
- 实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实时系统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场合,如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则针对特定应用,如智能家电、汽车电子设备。
- 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1980至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开始支持网络连接和资源共享,分布式系统进一步强调跨节点的协同工作和统一管理。
批处理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作业吞吐量,但缺乏交互性,不适合需要实时反馈的任务。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用户同时交互,适合办公和科研环境。实时操作系统强调响应速度和可靠性,常见于安全关键领域。嵌入式操作系统小巧高效,专为特定设备设计。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则通过网络连接多个计算节点,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桥梁,其发展历程反映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从最初的无操作系统到现代的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的设计始终围绕着提升用户体验、优化资源管理和适应技术变革的目标。
2602 浏览量
109 浏览量
395 浏览量
395 浏览量
2021-10-11 上传
531 浏览量
774 浏览量
2021-12-19 上传
2023-08-05 上传

weixin_41319046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VC++6.0编写的多功能音乐播放器
- 一键Ghost备份还原技术解析与应用
- 探索MY JS EXCEL:开源工具助力JavaScript数据处理
- 探索OOP原理的幻灯片展示:使用reveal.js框架
- 古代历史文献的探索与研究
- Java JMS应用实践:简易消息系统示例分析
- 数值分析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Rational Rose 2003基础教程学习指南
- 斯克里普-耶齐奇-普里耶卡特岛项目深度解析
- mvAjax.js:前端异步请求的JavaScript工具源码解析
- HyperWorks 12 win64免费下载与实测指南
- 局域网内便捷聊天及文件传输工具
- 第六届飞思卡尔电磁组全国三等奖项目全代码分享
- 蒙泰5.3版本:写真机软件与维护指南
- 世界银行数据分析Web应用部署教程
- 使用JRebel动态编译class而无需重启Tom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