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实战与理论试题解析:关联规则、分类评价与预处理

需积分: 50 23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28KB DOCX 举报
数据挖掘试题涵盖了数据挖掘理论和实践中的核心概念,旨在帮助理解和掌握数据挖掘的各种技术和应用。这些题目设计涵盖了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和评估标准,以及数据预处理、数据组织、模型构建和预测等多个方面。 1. 关联规则发现(A):题目1考察的是数据中的频繁模式和关联性,例如著名的啤酒与尿布现象,这是通过Apriori算法等工具发现的,即某些商品之间的购买频率高,表明可能存在关联规则。 2. 分类精度与召回率(A):题目2涉及到分类算法的评价指标,其中(a)描述的是精确度(Precision),表示预测为正例中真正为正例的比例,而(b)描述的是召回率(Recall),即实际为正例被正确预测为正例的比例。 3. 数据预处理(C):在数据挖掘流程中,(C)选项表示数据预处理阶段,包括数据清洗、集成、转换和规约,这些步骤有助于提高后续分析的质量。 4. 聚类(B):对于无标签数据,聚类任务可以帮助将相似的数据点分组,使得同一组内的数据具有相似特征,不同组之间差异明显。 5.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A):KDD(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是指从大量数据中自动或半自动地提取出有价值的知识的过程,这通常涉及到数据挖掘。 6. 探索性数据分析(A):使用可视化技术进行数据探索属于数据挖掘中的初步分析阶段,旨在理解数据的结构和潜在模式。 7. 建模描述(B):题目中提到的“为数据的总体分布建模”和“划分多维空间”是描述性建模的一部分,用于刻画数据的特性或结构。 8. 预测建模(C):根据已知变量预测未知变量是预测建模的核心任务,如回归分析或时间序列预测。 9. 搜索模式和规则(D):用户查找数据集中的相似模式,是数据挖掘中寻找模式任务的应用,如Apriori算法中的频繁项集发现。 10. 数据预处理方法(D):题目列举了数据预处理的一些常见方法,如变量代换、离散化(将连续变量转化为离散类别)、聚集(合并数据)。(D)选项中的“估计遗漏值”不属于此列,通常是通过插补法等方法处理缺失值。 11. 等频(等深)划分(B):等频划分将数据分为相等数量的样本,15在排序后的数据集中位于第二个箱子,因为前两个箱子包含4个记录,第三个箱子包含3个记录,而15排在第6位。 12. 等宽划分(A):等宽划分则是依据数据值的大小,将数据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区间。由于宽度为50,第一个箱子的范围是0-50,15在此范围内,所以它在第一个箱子内。 13. 属性类型:(D)选项不属于数据的属性类型,可能是干扰项。正确的属性类型包括标称(名义)、序数(顺序)、区间(定量)。 14. 定量属性(C):在题目中,定量属性指的是可以通过数值表示的属性,C选项符合这一描述。 综上,这些试题围绕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任务、评价指标以及预处理步骤展开,旨在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数据挖掘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