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后答案解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收藏 873KB PDF 举报
"《计算机网络》第5版 谢希仁 课后答案,由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骆耀祖整理"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连接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设备,实现了数据的高效传输和资源共享。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教程》是深入理解这一主题的重要教材,其课后答案则为学习者提供了实践和检验理论知识的平台。 首先,书中提及的传播时延、发送时延和总时延是网络通信中关键的性能指标。传播时延是指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信道长度和电磁波的速度。发送时延是数据发送到信道上的时间,与数据块的大小和信道带宽有关。总时延是这三个延迟之和,加上可能的排队时延,是评估网络效率的重要参数。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主机是网络的核心,终端作为用户接口,依赖主机进行计算和数据处理。第二阶段引入了分组交换技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分离,使得网络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第三阶段是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出现,为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互联提供了标准化框架。最后,第四阶段是高速网络的发展,如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以及多媒体和智能网络的应用,推动了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分组交换是现代网络中普遍采用的交换机制。它将数据分割为小的分组,每个分组带有头部信息,用于在网络中进行存储转发。这种方法既避免了电路交换中线路的固定占用,又减少了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分组交换的优势在于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增强了网络的交互性和灵活性。每个结点可以智能地处理分组,进行路由选择和存储转发,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计算机网络》第5版通过详细的习题解答,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涵盖了从早期的终端网络到现代高速网络的演进,以及核心的分组交换机制。这些知识对于从事网络相关工作或研究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提升技术理解,还能够为解决实际网络问题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