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高可用系统架构:从光棍节挑战到亿级交易处理
需积分: 10 1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3
1
收藏 2.18MB PDF 举报
"胡喜在SDCC2012上的演讲,分享了支付宝如何应对光棍节等大流量事件,从2005年至2012年期间的系统架构演变,从烟囱型到面向服务型,再到云平台型,不断提升系统的可伸缩性、故障容忍度和弹性控制能力。"
在2005年,支付宝的系统架构主要服务于淘宝的担保交易,每天交易笔数少于一万,代码规模较小,技术团队规模也相对较小。随着业务的迅速发展,2006年,支付宝开始转向面向服务的架构,服务范围扩展到全网交易,日交易笔数增加到五十万,代码量和团队规模大幅度增长。2007年至2009年,支付宝继续演化,支持多资金渠道、多支付工具以及更多应用场景,交易量达到了每天约一千万笔,尤其在2011年的光棍节,单日交易量突破三千万笔。
2011年光棍节的高流量挑战促使支付宝进一步优化架构,向云平台型转变。为了应对亿级以上的交易处理能力和数十亿级别的数据库事务及SQL执行,支付宝进行了以下关键的技术改进:
1. **可伸缩性**:为了提升系统容量,支付宝实现了数据垂直拆分,将交易系统和账户系统分开,分别管理交易数据库和账户数据库,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通过负载均衡(LB)和数据中心(IDC)的配合,实现了容量的百万级到亿级的提升。
2. **故障容忍**:在面临高并发压力时,支付宝引入了分布式事务机制,通过业务一致性来确保服务的稳定性。采用TCC(Try-Confirm-Cancel)模式,降低了传统2PC(二阶段提交)协议的成本,提高了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容忍度和恢复效率。
3. **弹性控制**:支付宝从依赖人工调控转向秒级自动调度,以适应流量的瞬间波动。这包括在系统层面的动态扩展和收缩,以及对服务调用的优化,确保在大流量冲击下仍能快速响应。
在系统模型中,主业务服务负责协调整个业务活动,从业务服务提供TCC型操作,业务活动管理器监控并保证业务活动的一致性。这种设计减少了单点故障的风险,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可用性。
通过以上架构的演进和关键技术的应用,支付宝成功地应对了光棍节等大流量事件的挑战,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这个过程中,胡喜及其团队展示了在应对高并发、大数据量场景下的技术策略和创新思维,对整个IT行业尤其是支付服务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0-10-25 上传
2013-11-07 上传
2021-09-13 上传
2024-12-25 上传
2024-12-2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