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Android Activity生命周期

需积分: 3 1 下载量 1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368KB DOCX 举报
"两分钟让你明白Android_Activity生命周期" 在Android开发中,Activity是应用程序的核心组件,它代表用户可以看到和交互的屏幕。理解Activity的生命周期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如何正确管理资源和用户界面的状态。Activity的生命周期是由一系列回调方法构成的,这些方法在Activity的不同状态之间被调用。 首先,Android API提供的Activity生命周期图展示了以下关键状态和转换: 1. **创建(Created)**: 当Activity首次被创建时,会调用`onCreate()`方法。这是初始化Activity的最佳时机,例如设置布局、初始化变量等。 2. **启动(Started)**: `onStart()`方法紧接着`onCreate()`调用,此时Activity对用户可见,但可能被其他Activity遮挡。 3. **运行(Resumed)**: `onResume()`方法使Activity完全可见并处于活动状态,用户可以直接与其交互。这是Activity生命周期中的活动状态。 4. **暂停(Paused)**: 当另一个Activity覆盖当前Activity(但不完全隐藏,如显示一个透明或半透明对话框)时,会调用`onPause()`。此状态下,Activity仍保持部分可见,但用户焦点转移。 5. **停止(Stopped)**: 如果Activity完全不可见,如被其他全屏Activity覆盖,`onStop()`会被调用。此时Activity对用户不可见,但系统仍然保留其状态。 6. **销毁(Destroyed)**: 最后,`onDestroy()`在Activity不再需要时调用,可能是用户退出应用,或者系统需要回收资源。这是Activity生命周期的终点,系统可能会释放Activity的所有资源。 在实践中,开发者可以通过重写这些生命周期方法来执行特定操作。例如,保存数据可以在`onPause()`或`onStop()`中进行,释放资源应在`onDestroy()`中完成。 对于BACK键的响应,Activity会依次经历`onPause()` -> `onStop()` -> `onDestroy()`,完全退出。而按下HOME键时,Activity只执行`onPause()`和`onStop()`,并不调用`onDestroy()`,这意味着当用户返回时,Activity可以快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因为系统保留了它的大部分信息。 再次启动Activity时,如果它在内存中仍然存活(即没有被销毁),则会调用`onRestart()` -> `onStart()` -> `onResume()`,如果之前被销毁,则会从`onCreate()`开始重新创建。 理解并掌握这些生命周期方法及其调用顺序,可以帮助开发者编写更健壮、响应更快的应用程序,确保在不同场景下正确处理用户交互和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