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IC卡应用规范详解:电子存折与EasyEntry功能

需积分: 7 1 下载量 3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收藏 343KB PDF 举报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2部分:应用规范是中国金融领域的一项关键标准,它详细规定了金融IC卡在实际应用中的行为和交互方式。此部分规范主要关注两个核心应用: 1. 电子存折/电子钱包应用:这部分规范深入定义了与电子存折和电子钱包相关的数据元,如账户信息、交易记录等。它明确了数据的存储结构、指令集,以及安全机制,确保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电子存折通常用于存储账户余额,而电子钱包则涉及交易处理和资金转移。规范规定了交易流程,从数据读取、验证到交易完成的各个环节,同时强调了加密和认证技术在保护用户隐私和防止欺诈中的重要作用。 2. 磁条卡功能(Easy Entry):针对金融IC卡实现传统磁条卡功能,简化了用户操作,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在支持该功能的终端上进行交易。它涵盖了卡和终端的数据配置、命令集,以及如何在不同设备间选择和切换应用的指导。这部分内容旨在提高用户体验,同时也确保了向后兼容性。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2部分与第1部分:卡片规范相辅相成,前者侧重于应用层面的操作,后者则聚焦于卡片硬件的物理特性。这份规范适用于银行系统中的所有金融IC卡相关活动,包括卡片设计、生产、发行、管理和维护,以及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集成。 此外,规范引用了多个国际标准,如ISO/IEC系列标准、EMV规范和VISA集成电路卡规范,以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和国际接轨。这些标准涵盖了金融交易、安全协议、数据交换等多个方面,保证了金融IC卡在全球范围内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定义部分对于术语的清晰界定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冷复位和热复位,确保了操作人员对卡片状态的理解。终端一词在此规范中特指执行金融交易的设备,如ATM机、POS终端等。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第2部分的应用规范为中国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推动了金融IC卡在支付、身份验证等场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