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程序设计:数码管显示与中断处理

需积分: 9 3 下载量 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71KB DOC 举报
"这篇资源是关于单片机程序设计的,涵盖了数码管显示、键盘查询、蜂鸣器控制、按键功能选择以及D/A转换等多个知识点。项目要求在上电后用数码管显示学号后7位,通过键盘输入1到4号键显示对应数值,并有蜂鸣器响应。此外,还有长按按键进行功能选择,包括显示学号、A/D采集和D/A转换。项目使用了中断服务程序和定时器来实现特定功能,如键盘去抖动、频率控制等。" 在单片机程序设计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系统的初始化。从给出的程序片段来看,程序的入口地址为0000H,且使用了ORG指令来设定代码段的位置。例如,0003H是INT0中断入口,0013H是INT1中断入口,这表明系统配置了两个外部中断,INT0和INT1,用于处理键盘事件。 在主函数MAIN中,设置了定时器T1为方式1,即16位定时/计数器模式,以实现定时循环。初始计数值设定为50ms,这是通过设置TH1和TL1的值来完成的。同时,外部中断0(INT0)被设置为电平触发方式,中断1(INT1)为边沿触发方式,并且两个中断都被允许。中断优先级设置中,INT1被设为高优先级中断。 数码管显示部分采用了循环滚动的方式,通过DPTR指向表格地址TAB2,R7和R6用于控制滚动速度和次数,R0用于索引字形代码。程序利用了串行通信发送字形代码到数码管,通过D/A输出生成400Hz的三角波,这可能涉及到定时器的再次配置和D/A转换芯片的控制。 键盘查询部分涉及到了去抖动处理。当INT1中断发生,程序会执行一段10ms的延时函数DELAY2,以滤除按键抖动的影响。如果在延时后P3.3仍然为低(表示按键仍被按下),则执行相应的响应,如开启蜂鸣器。 此外,长按按键功能的实现可能需要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检测按键持续时间,一旦超过1.5秒,就会进入功能选择模式。按键1至4对应的显示功能是通过读取并解析键盘状态来实现的,而0、2、3键则对应不同的系统功能,如显示学号、A/D采集和D/A转换。 整个项目中,定时器、中断、数码管显示、串行通信、键盘扫描和控制、以及D/A转换是主要的硬件接口和软件处理技术,这些都需要扎实的单片机编程基础和对硬件原理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软件调试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稳定、响应快速且功能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