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的无服务器RFID认证协议:安全性与效率提升
9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217KB PDF 举报
"王国伟,贾宗璞,彭维平提出的改进无后台数据库RFID认证协议,通过优化无后台数据库的RFID系统安全性与效率,旨在解决接入表方法的现有协议的安全威胁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该协议利用Hash函数和伪随机数技术,实现了动态更新和同步随机检索标识,同时结合标签的静态密钥,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存储需求。通过BAN逻辑形式化安全证明,协议在安全性、拒绝服务防护以及同步性方面表现出优势,适合于大量标签的无后台数据库RFID系统。"
本文重点探讨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中的一种无后台数据库认证协议的改进方案。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安全等领域。传统的无后台数据库RFID认证协议往往存在安全隐患,如信息泄露、拒绝服务攻击和同步问题。王国伟、贾宗璞和彭维平提出的新协议旨在解决这些问题。
新协议的核心是基于Hash函数,Hash函数具有单向性和抗碰撞特性,能有效保护数据的机密性。此外,通过伪随机数生成,实现了对RFID标签标识的动态更新,防止恶意攻击者通过固定的标识进行追踪或伪造。同时,这种随机检索标识的更新机制也确保了系统的同步性,避免了去同步化的安全威胁。
协议还引入了标签静态密钥的概念,以减少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计算复杂度。静态密钥简化了认证过程,降低了标签的存储负担,这对于资源有限的RFID标签尤其重要。通过这种方式,即使面对大量标签的情况,协议也能保持高效运行。
为了验证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作者运用了BAN逻辑进行形式化安全证明,这是一种用于分析通信协议安全性的逻辑框架。通过安全性能分析,证明了协议在抵御机密性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方面有显著改善。效率分析则表明,阅读器的计算复杂度维持在常数级,而标签的存储需求进一步降低,这使得协议更加适应大规模的RFID系统。
该改进协议为无后台数据库RFID系统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高效的认证解决方案,对于提升RFID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对于RFID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隐私保护和系统性能优化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185 浏览量
142 浏览量
2021-05-18 上传
135 浏览量
596 浏览量
2019-08-17 上传
153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735570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掌握Sklearn机器学习算法的Python实现要点
- JAVA实现发邮件功能及HTTP客户端、XML解析教程
- 基于ATmega8与cc1100的无线通信C语言实现
- 浙江省计算机二级VB考试真题集锦
- C#编程生成Excel图表的详细教程
- Google官方NFC读卡Android源码在Android Studio中的实现
- 深入解析Java算法学习与实践
- C#面试题精选集:130道题深入解析
- 掌握ssr原理,深入浅出spin:react服务端渲染框架
- 初学者指南:C#基础的商店物品管理系统
- Visual C++.net实例源代码:150例图形绘制与图像处理技巧
- Java2程序设计150例源代码解析与应用
- Linux系统安装Java开发工具包(JDK)指南
- C/C++转Java开发工具集成指南
- MSP430 C语言编程:实用程序设计指导
- OpenGL环境配置及入门学习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