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 Express体系结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

1星 需积分: 50 11 下载量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9 3 收藏 1.79MB PDF 举报
PCI Express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硬件架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程与PC(Personal Computer)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从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的起源、演变以及PCI Express(PCIe)的兴起进行深入探讨。 PCI总线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局部总线,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处理器主频提升后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早期的XT、ISA、EISA、VESA和MCA等总线不断迭代升级,但PCI总线凭借其32位的性能和标准化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淘汰了其他竞争者,成为了PC系统中连接外部设备的主要方式。 PCI总线的V1.0版本专注于单个印刷电路板(PCB)内的组件互联,而V2.0规范则在1993年引入了对PCI插槽的支持,这使得系统扩展更为便捷。V2.1规范的发布于1995年,这一版本对于PCI总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PCI总线标准的成熟和广泛应用。 尽管PCIExpress(PCIe)总线随着时间逐渐取代了PCI总线,但它并未完全替代PCI。PCIe继承了PCI的核心设计理念,但在速度、带宽和架构上进行了显著提升。PCIe不仅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还支持更多的链接通道,使得它可以连接更多的设备并实现更高的带宽需求。在现代PC系统中,PCIe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图形处理、存储接口和网络通信等领域。 对于软硬件工程师来说,理解PCI和PCIe体系结构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不仅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和效率。尽管新规范的出现可能意味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但基础知识的掌握始终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对旧版PCI的熟悉还是对PCIe的深入研究,都是工程师必备的技能。 PCI Express体系结构是计算机架构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章节,其发展历程、规范变迁以及对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影响,都值得深入学习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