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EEPROM结构解析

需积分: 50 7 下载量 14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4.56MB PPT 举报
"EEPROM结构示意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第4版ppt课件" 本文将详细探讨微机原理中的重要组件——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结构,并结合计算机历史、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及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进行阐述。 首先,让我们回顾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1946年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到如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微处理器的演进是微型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标志,遵循着摩尔定律,即集成度每18-24个月翻一番,性能随之提升。例如,Intel的CPU自1971年以来,从4004到 Pentium,再到现代的64位Itanium,其字长、晶体管数量、时钟频率和处理速度都有显著增长。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包括:CPU(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包括RAM和ROM)、I/O设备以及I/O接口。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构成,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内存分为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前者用于临时存储运行时的数据,后者则用于存储固定不变的系统信息。在ROM中,EEPROM是一种特殊类型,它允许用户在电子设备上修改和擦除存储的信息,无需物理方式如紫外线照射。 EEPROM的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存储单元,每个单元由浮栅晶体管组成。浮栅晶体管的栅极被绝缘层包围,允许电荷存储在其中,从而实现数据的保存。通过编程电压,可以将电荷注入或抽出浮栅,代表逻辑“1”或“0”。擦除操作则是将所有单元恢复到初始状态,通常通过更高的电压完成。此外,EEPROM还具有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用于与CPU和其他系统组件通信。 在接口技术中,微机使用总线结构连接各个部件,如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这些总线使得CPU能够寻址内存和I/O设备,传输数据,并发出控制信号。常见的接口芯片如8255、8250、8251、8253和8259,分别用于并行输入/输出、串行通信、定时计数等任务,而键盘、打印机、显示器和软驱等I/O设备则通过这些接口与系统交互。 在考研复习中,理解微机原理中的这些基本概念和技术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深入掌握EEPROM的结构和功能,不仅有助于理解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也有利于应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比如在嵌入式系统设计、数据存储和固件更新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