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传感技术课程大纲:必修主干课,涵盖传感器选型与实验设计

2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收藏 37KB DOCX 举报
《物联网传感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是一份详细规划了物联网传感技术学习路径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文档。该课程旨在培养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具备理解和应用传感器技术的能力。课程内容覆盖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该课程属于专业主干课,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将在第五学期进行授课,每学期共分配3个学分,共计48个学时,其中36小时用于课堂教学,12小时用于实验实践。课程语言为中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修课程通常包括电子技术基础,后续课程则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种类和工作方式,了解物联网中的智慧标识、感知、信息传送和智能处理环节。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技术和设计实验方案,这对应于毕业要求指标点4.2。 三、参考书目: 大纲列出了四本书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料,分别是东南大学出版社的《传感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工业大学出版社的《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以及浙江高联科技开发的实验台用户手册。这些教材将为学生提供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的基础。 四、实践教学与评价: 课程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全面参与,包括知识讲授、实验操作和课程考试。考核内容涵盖作业、实验和期末考试,采用五等百分制评分,通过权重分配确定最终成绩。作业、实验和考试都有详细的评分标准,强调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 五、实验教学环节: 课程包含丰富的实验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实验评分标准明确,可能包括实验报告质量、实验操作熟练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六、课程简介: 课程以物联网工程领域的需求为导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基础理论,培养他们在物联网系统中的关键角色,如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课程不仅注重理论传授,还强调实验操作,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 综上,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课程,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还能通过实践环节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为后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