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林斑块边缘效应:鸟类分布格局的影响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271KB PDF 举报
"次生林斑块的边缘效应对鸟类分布格局的影响" 本文是首发论文,主要探讨了次生林斑块的边缘效应对鸟类分布的影响。作者曹长雷、高玮等人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于左家自然保护区内选取了11块次生林斑块,利用GPS定位技术对鸟巢位置进行精确记录,以此分析鸟类与林地边缘的关系。 次生林斑块的面积范围在10.9至51.2公顷之间,平均面积为24.8公顷。研究发现,鸟类主要分布在距边缘0至50米和50至100米的范围内。年间,不同距离梯度的鸟类分布稳定性较高,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然而,不同距离梯度间的鸟类分布差异极其显著,证实了边缘效应对鸟类分布的显著影响。通过Dunn方法的多重比较,研究人员确定0至150米是鸟类的主要分布区域,将此设定为边缘效应的范围。 关键词涉及次生林、斑块、边缘效应和多重比较,反映了研究的核心内容。文章指出,随着人类活动加剧,生物栖息地的破碎化成为物种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威胁。边缘效应,特别是对鸟类繁殖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边缘效应,但如何定义边缘距离的标准尚不明确,这正是该研究试图填补的空白。同时,边缘效应可能导致的“生态陷阱”假说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即边缘区域可能对鸟类的繁殖功效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这篇论文揭示了次生林斑块边缘效应的具体表现,对于理解鸟类分布规律以及应对栖息地破碎化带来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理论支撑。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鸟类种群对边缘效应的响应差异,以及如何通过森林管理策略减少不利影响,保护鸟类种群和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