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透明度测量:质子与中子的比较

0 下载量 18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636KB PDF 举报
"这篇研究论文发表在Physics Letters B上,文章编号为797(2019)134792,由CLAS Collaboration的科学家们共同完成。研究聚焦于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内的核透明度比的测量,即探讨这两种粒子在原子核中的穿透能力。通过(e,e'n)反应,研究人员首次提供了相对于碳(C)核的中子透明度比的测量数据,覆盖中子动量范围从1.4到2.4 GeV / c。" 文章指出,在两个不同的动量区间,他们分析了透明度,这些区间分别对应于平均场核子的敲除效应和短程相关核子对的断裂过程。透明度比值的测量结果显示,在这两个区间内的一致性,同时与之前基于(e,e'p)反应的质子透明度测量结果相吻合,包括对富含中子的重元素如铅(Pb)的测量。这些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格劳伯近似值在解释实验数据中的应用。 研究中提取的中子透明度比率遵循Aα缩放关系,其中A是核的质量数,α= -0.289±0.007。这一负值表明α与核的表面效应有关,这与预期的核结构特征相符。这种关系揭示了核内部结构对粒子穿透能力的影响,强调了核子在核内的分布以及相互作用对于粒子透明度的重要性。 实验结果对于理解核内的强相互作用以及核动力学有深远意义,特别是对于核结构的研究,它提供了关于质子和中子如何在原子核中移动以及相互作用的新见解。这些发现对于未来的核物理实验和理论模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基本粒子在复杂核环境中的行为。 这项工作展示了高精度实验技术在探索核物理基本问题上的潜力,为今后对核透明度、核结构以及核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深入研究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内的行为,科学家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解释各种核过程,比如核反应、核裂变以及宇宙射线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等现象。